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朋党论》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péng dǎng lùn
朋党论
译文注释
《朋党论》的诗词大意
我听说朋党的说法,自古有之,只是希望君主辨别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而已。大概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这是自然的道理。
然而臣谓小人无朋,只有君子才有了。
为什么呢?我喜欢的是利禄的,是贪婪的人财物的。
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成为朋友的人,假的;等到他们见利而争先,有的利益尽而交情疏远,那么反过来互相残害,虽然其兄弟亲戚,不能保护自己。
所以臣谓小人无朋,他们暂时结为朋党的人,假的。
君子就不是这样。
所守的道义,所行的信,所珍惜的名节。
用的修身,就同道而互相帮助;以此事国,就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国君的人,但当退小人虚伪的朋友,用君子之真朋,天下就治理好了。
尧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党。
舜辅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的天下大治。
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互相谦让,共二十二人为一朋,但舜都用的,天下也非常好。
《书》说:“纣有臣亿万,只有亿万心;周有臣三千,只有一个心。
”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心各不相同,可以说不成朋友了,然而纣把国家。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友,而周用以振兴。
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天下名士囚禁起来,眼睛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然后才悔悟,完全理解党人而放弃的,但是已经没救了。
唐朝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到昭宗时,全部杀掉朝廷的知名人士,有人投的黄河,说:“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了。
那些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做朋,莫如纣;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不如汉献帝;能诛杀清流朋党,莫如唐昭宗时代;但都乱亡其国。
互相推举谦让而不怀疑自己,不如舜的二十二臣,舜也不怀疑,都用的;然而,后世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骗,而称舜是聪明的聪明人,能够辨别君子与小人的。
周武王时代,整个国家的臣子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友,自古为朋党又多又大,不如周;然而周朝因此而产生的,善良的人虽多,但不满足的。
啊!兴亡治乱的事迹,为人君的人,可以借鉴了。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