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孽余烈
指后世子孙,又指遗留的臣民,含贬义。宋代苏辙《唐论》:“高帝之世,反者九起,其遗孽余烈,至于文景,而为淮南、济北、吴楚之乱。”
并列 孽,作乱或邪恶的人;烈,祸乱;转指为祸者。指邪恶势力遗留下来的残余部分。宋·苏辙《唐论》:“高帝(汉高祖)之世,反者九起,其~,至于文景,而为淮南、济北、吴、楚之乱。”△贬义。用于残存的坏人。→残渣余孽
指后世子孙,又指遗留的臣民,含贬义。宋代苏辙《唐论》:“高帝之世,反者九起,其遗孽余烈,至于文景,而为淮南、济北、吴楚之乱。”
并列 孽,作乱或邪恶的人;烈,祸乱;转指为祸者。指邪恶势力遗留下来的残余部分。宋·苏辙《唐论》:“高帝(汉高祖)之世,反者九起,其~,至于文景,而为淮南、济北、吴、楚之乱。”△贬义。用于残存的坏人。→残渣余孽
据跋,此剧始作于去年春,历五月而成十六出,谱科场士子丑态。本年玉玲珑馆刊出。此剧每出叙一事,各以“酸”字标题,首出标“酸因”,末出标“酸果”,故《例言》谓:“传奇各种,多至四十余出,少只四出,均指一人一事而言。是曲逐出逐入,随时随事,能分而不能合,乃于因果
又作“奉辇大夫”。官名。唐置,见“奉舆局”。
在江苏省沛县东南部、微山湖西岸。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五段,人口3000。清末山东黄泛区灾民迁此,分段耕种湖田,因属于第五段,故名。1957年设五段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5年置镇。主产小麦、稻、玉米。沿微山湖盛产鱼、虾。盛产中草药材。有
《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晋.虞预《会稽典录》:“虞国少有孝行。为日南太守,常有双雁宿止厅上,每出行县,辄逐车。既卒于官,雁逐丧还。至余姚,停墓前,历三年乃去。” 晋虞国为日南太守时,常有两只大雁在厅上止宿。每当他到县巡察,这两只雁便跟随在车后面。他死后,双雁还
在今河北昌黎县南二十五里。《明史·地理志》 昌黎县: “又有蒲泊,旧产盐,置惠民盐场于此。” 又 《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蒲泊 “源出县东二十里海眼山,旁近诸山溪之水皆流合焉,历惠民场东南而入于海。《志》 云: 蒲泊有盐场,即惠民场也”。
【生卒】:?—1666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宝鸡人。明天启五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顺治元年,以天津总督骆养性荐,授原官,调刑部。疏请新制未定之前,暂用《明律》,并请速颁恩赦,以免株连之风盛行。历刑部、户部尚书,官至国史院大学士。 【党崇雅作品 ==>】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字恺如,号鹅池。王玖次子。幼弃举业,专心书画,能继家学,有轻灵秀润之致。家藏明清书画真迹甚多。 【王廷周作品 ==>】
借指环境恶劣的贬居之地。唐张子容《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诗: “题书报贾谊,此湿似长沙。” 参见:○吊屈平 【检索湿长沙 ==>】 古籍全文检索:湿长沙 全站站内检索:湿长沙
明置,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江城镇。崇祯七年(1634)江川县迁治于此。1950年县治迁大街(今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