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宋史·刘正夫传》

《宋史·刘正夫传》


宋史
原文
    刘正夫,字德初,衢州西安人。未冠入太学,有声,与范致虚、吴材、江屿号“四俊”。元丰八年南省奏名在优选而犯高鲁王讳凡五人皆当黜宣仁后曰外家私讳颁未久不可以妨寒士命置末级久之为太学录太常博士母服阕,御史中丞石豫荐之,召赴阙,道除左司谏。时方究蔡邸狱,正夫入对,徽宗语及之,徐引淮南“尺布、斗粟”之谣[注]以对。帝感动,解散其狱,待蔡王如初。他日,谓正夫曰:“兄弟之间,人所难言,卿独能及此,后必为公辅。”又言:“元祐、绍圣所修《神宗史》,互有得失,当折中其说,传信万世。”遂诏刊定,而以起居舍人为编修官。不阅月,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礼部侍郎。蔡京据相位,召为工部尚书,拜右丞,进中书侍郎。太学诸生习乐成,京欲官之。正夫曰:“朝廷长育人材,规为时用,而使与伶官齿,策名以是,得无为士子羞乎?” 
    东封仪物已具,正夫请问,力陈不可,帝皆为之止,益喜其不与京同。政和六年,擢拜特进、少宰。才半岁,属疾,三上章告老,除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致仕。病小愈,丐东归,诏肩舆至内殿,长子皂民掖入坐。从容及燕云事,曰:“臣起书生,军旅之事未之学,然两朝信誓之久,四海生灵之众,愿深留圣思。”明日,徙节安静军,起充中太一宫使,封康国公。将行,赐之诗及砚笔、图画、药饵、香茶之属甚厚。正夫献诗谢,帝又属和以荣其归。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遗牍,自书“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遂卒,年五十六。赠太保,谥文宪,再赠太傅。 
(节选自《宋史·刘正夫传》) 

[注] 汉文帝刘恒弟淮南厉王刘长谋反事败,被徙蜀郡,途中绝食而死。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译文
    刘正夫字德初,衢州西安人。未成年时就进入太学,有名声,与范致虚、吴材、江屿一起号称“四俊”。元丰八年,尚书省的奏章把他的名字列为授官的优秀人选,但是犯了高鲁王的讳,共五人都被列在废除之列。宣仁后说:“皇家以外的私讳刚颁布不久,不能因这事妨碍寒门子弟。”命令把他列在靠后的名次。过了一段时间,任太学录、太常博士。为母亲服丧期满,御史中丞石豫举荐他,被召入京,途中授任左司谏。当时朝廷正在查办蔡邸一案,刘正夫入朝应对,宋徽宗说话时提及此事,他很自然地引用“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这首汉代民谣来对答。皇帝感动,撤消了此案,对待蔡王像原来一样。有一天,皇帝对刘正夫说:“兄弟之间的事,是人们所很难插话的,唯独你能做到这种程度,以后必定能成为国家辅臣。”又说:“元祐、绍圣所修订的《神宗史》,相互都有得失之处,应当折中他们的观点,把真实的史事传于万世。”于是下诏订正定稿,就让刘正夫以起居舍人的身份任编修官。不到一个月,改任中书舍人,晋升为给事中、礼部侍郎。蔡京居宰相之位,刘正夫被召入任工部尚书,拜为右丞,晋升为中书侍郎。太学的学生学习音乐结业,蔡京准备给他们授官。刘正夫说:“朝廷长期培育人才,依据计划法规适时录用,如果把他们与伶官混为一谈,以录用伶官的方式进入仕途,这恐怕会成为士子的耻辱吧?”
    东去封禅的仪礼物品都已准备齐全,刘正夫请求谏议此事,竭力陈说不可行的理由,皇帝的想法都被他说服而停止实施,便更加喜欢他不与蔡京同类。政和六年,升任特进、少宰。刚过半年,身患疾病,多次上书请求辞职,以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退休。病情稍微好转,乞求东归家乡,皇帝下诏让他乘肩舆到内殿,长子皂民扶他入座。从容谈起燕云的战事,说:“臣下是由书生步入仕途,军旅之事不熟悉,然而两代天子诚信誓言持久,四海百姓众多,希望圣上对这些要深思熟虑。”第二天,改任安静军节度使,任命为中太一宫使,封康国公。临行时,皇帝赐给他诗文以及砚笔、图画、药饵、香茶之类的很多物品。刘正夫献诗谢恩,皇帝又作和诗来赞美他光荣归乡。走到盱眙,病危,吩咐子弟作遗书,亲自写下“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便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追赠太保,谥号文宪,又追赠太傅。

《宋史·刘正夫传》    

猜你喜欢

  • 梁启超十五岁,在学海堂从事训诂词章之学。

    《三十自述》:“时肄业于省会之学海堂,堂为嘉庆间前总督阮元所立,以训诂词章课粤人者也。至是乃决舍帖括以从事于此,不知天地间于训诂词章外,更有所谓学也。”

  • 盲人说象

    同“盲人摸象”。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见“盲人摸象”。元黄溍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

  • 同轨城

    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杨坡乡城头村。西魏置同轨防于此。《周书·裴宽传》:“大统五年,授都督同轨防长史。”隋开皇初熊耳县和唐初永宁县皆曾移治于此。《资治通鉴》:唐宝应元年(762)十月,讨史朝义、仆固怀恩等,“军于同轨”,即此。在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唐宝应初仆固怀恩讨史朝义于东京(洛阳),军于此。

  • 庚桑畏垒

    《庄子.庚桑楚》:“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后因以“庚桑畏垒”指绝圣弃智,清静无为。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可谓庚桑 畏垒,致大壤以匡时;范相 鸱夷,行计然而济俗。”

  • 勐 (猛) 绢路

    元至顺二年 (1331) 置孟绢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泰国北部。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府,后废。

  • 化干戈为玉帛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 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后以“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续范亭《忠告国民党当局及其画策者》

  • 唐武宗

    【生卒】:814-846 即李炎。幼名湹。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穆宗子。为宦官仇士良等拥立。在位时信用李德裕,籍没仇士良家产,击败企图割据泽、潞的刘稹,对宦官和藩镇稍有抑制。会昌五年(845)诏禁佛教,拆毁寺院,令僧尼二十六万余人还俗,收奴婢十五万为税户,还没收了大量良

  • 新安市

    即今湖南临澧县西北五十二里新安镇。清置巡司于此。乾隆三十二年 (1767) 废。

  • 韩盛

    【生卒】:?-564字文炽,堵阳(今河南方城)人。西魏大统初起家开府行参军。参战有功,北周武帝初官至仪同三司,新平郡守。为政严明,能抑制豪强。天和四年,随军攻洛阳。战死。【生卒】:?—564北周南阳堵阳人,字文炽。涉猎经史,兼善骑射。起家开府行参军。从李远征战,以战功累迁大都督。武帝保定中为新平郡守,居官清静,郡治肃然。从宇文护东征,于洛阳战死。谥壮。

  • 李宝嘉

    1867—1906 清江苏武进人,字伯元,别署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二春居士等。生员。光绪二十二年(1896)赴上海,曾办《指南报》。次年创办《游戏报》,二十七年又创办《世界繁华报》,均属“以诙谐之笔,写游戏之文”的“消闲”小报。从事小说创作,所著《庚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