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恩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尧仁。举乡贡,知叶县。刘六刘七起义军压境,城陷,被杀。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尧仁。举乡贡,知叶县。刘六刘七起义军压境,城陷,被杀。
三秋:指秋季。秋有三月,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故称三秋。桂子:桂花。 形容杭州西湖湖山景物之美。语出宋.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一:“柳耆卿作《望海潮》词。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
朝 代 支配者 今本竹書 外紀通誌 經世通考 翦伯贊 董作賓 范文瀾 陳夢家 丁 山 吳其昌 陸、林 商 祖 辛 14 殷 小 乙 13 10 13 殷 小 辛 13 商 南 庚 21 月曆表(建丑) 337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西部。面积170平方千米。人口2.1万,壮族。镇人民政府驻敬德街,人口 2150。旧敬德县治,以旧县名镇。1951年设多敬区,1958年改敬德公社,1962年复区,1970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玉米、稻、豆类及茶叶等。有农机、食品等厂。“德保八角”原产地,八
即胡卢河。又名北泊。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地势低洼,旧为漳、滏、滹沱等水所汇。北周浚胡卢河以备契丹骑兵南下,河身加宽, 日后渐成湖泊,至明始称宁晋泊。《清一统志赵州一》:胡卢河,“《旧志》:在县东南二十里,东西径三十里。其上流即漳水与滏水合流,会大小群川注此
古名大虫江,一名出入河。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为鸭绿江支流。《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叆河 “在岫岩厅所辖凤凰城北二十里。源出边外分水岭,西南流……至城东南二十里,又折流出边入鸭绿江”。 满语意为“明亮清澈之河”。古称大虫江。鸭绿江支流。在辽宁省东南部。源出
源见“卞庄子刺虎”。谓两强相争,为第三者所利用。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四节:“惟同国推刃,自相靡敝,久而不解,两虎之噬,恐利卞庄之刺。”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茏舍,如振旅之阵。”东汉.郑玄注:“茏舍,草止之也。军有草止之法。” “茏舍”即露宿草地,是古代军事训练的一种方式,每年夏进行一次。后遂用作训军习战的典故。 唐.苏晋《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算车申夏政,茏
同“卞庄子刺虎”。唐代避“虎”讳,改为“彪”。《北史.崔浩传》:“未若假水之道,纵裕西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 【检索卞庄刺彪 ==>】 古籍全文检索:卞庄刺彪 全站站内检索:卞庄刺彪
孟二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为《青年学者文库》之一种。著者界定的中唐时期是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到文宗大和九年(835)。全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四章:一、一个多变的时代。主要阐述中唐诗歌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二、诗人的创新与分化。重点论述中唐诗人的创新精神,以及中唐诗歌众多的流派和风格。三、审美趣味与诗风的变化。对盛唐与中唐诗人的审美趣味、诗歌的情感基调、气象境界、艺术风貌作了广
《左传.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闲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楚不敢伐。”楚武王以武力攻打随国,又派楚大夫薳章到随国谈判,随国派少师董为代表来议和。楚大夫斗伯比建议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