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红山

红山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8马营堡:红山“在堡东南二十里。山高险,石色多赤。下有红泉,东流合大河入龙门峡”。

②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西南,与武安市接界处。《方舆纪要》卷15广平府永年县:红山“踞紫山之北,山形延袤,回峰环涧,互相映带,下有屯曰丰稔屯”。

③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区东北隅。1935年在红山后首次发现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遗址。“红山文化”即以此而得名。

④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西汉曾置红阳侯国于此。

⑤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9那地州:红山“在州东南”。

⑥亦名红石峡或雄石峡。在今陕西榆林市北。《清一统志·榆林府》:红山“在榆林县北十里。环拱若屏,上皆红石,落日返照,霞采烂然。山之两崖为红石峡,榆溪、獐河汇流其中。其上有款贡城、镇北台、易马台,昔李继迁葬其祖彝昌,障水别流,凿石为穴,既葬复引水其上,疑即此峡也。明巡抚郑汝璧改名雄石峡”。

⑦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红山嘴。清《三州辑略》卷1:红山“在巩宁城东南三里。山高里许,周宽数里,峭壁悬崖,形如蟾蜍昂首,南面陡坡直上山巅,建玉皇庙一座,旁堆鄂博,东南为望祀博克达山之所。……每岁四月十五日,居民商户车马云屯,杂技百工靡不聚集,为塞上一胜会也。南北两路均称乌鲁木齐为红庙子,本此”。


(1)山名。(1)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城区东北近郊。五峰并连,呈南北走向。山体由赭色花岗岩组成,故名。蒙古语称乌兰哈拉,意即“红色山峰”。最高峰海拔746米。山顶有战国燕古长城遗址。北麓和东麓发现新石器时代典型文化遗址多处,考古命名为红山文化。1964年后进行景区建设,已成为风景区。(2)又称虎头山或虎头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心、乌鲁木齐河东岸。海拔910米。巍峨屹立,气势雄伟。因山岩呈赭色,故名。山顶原有玉皇阁和镇龙塔,山麓有大佛寺、北斗宫和地藏寺。玉皇阁及山下古庙群相继被毁,古塔至今仍耸立山巅。建国后,引水上山,植树造林,山下修建了台阶公路。为乌鲁木齐市的象征。(2)集镇名。在云南省巧家县城东北部。红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20。因盛产蜡虫,以“满山红”之意得名。顾姓最先居此,又名顾红山。主产玉米、薯类、稻、小麦、豆类。特产蜡虫、核桃。有运输、手工编织、粮油加工等企业。有公路通县城。

乌鲁木齐市红山宝塔


猜你喜欢

  • 荀组

    【生卒】:258—322 【介绍】: 东晋颍川颍阴人,字大章。荀勖子。初为司徒左西属,历官太子中庶子,荥阳太守。赵王司马伦称帝,以为侍中。晋惠帝至长安,以为河南尹,转光禄大夫。怀帝永嘉末,刘曜逼洛阳,出奔。元帝诏承制,都督司州军事。及西都不守,乃遣使移文天下共劝进

  • 阿喜

    金宗室。袭猛安,听讼明决,为人信服。除彰国军节度副使。迁同知速频路节度事,历海、邳二州刺史,皆兼总押军马。宣宗时,官至河南统军使。

  • 大夏

    ①在我国西北部地。《淮南子墜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吕氏春秋适威》:“北至大夏,南至北户。”《史记秦始皇本纪》 载琅邪刻石云:“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②指今山西太原市一

  • 房孺复

    【生卒】:756-797 琯子。初从淮南节度陈少游、浙西节度韩滉,后历任杭、辰、容等州刺史。纵情任性,不顾礼法,多有劣迹。(,参见《新唐书》) 【生卒】:756—797 【介绍】: 唐河南人。房琯子。为人狂纵不法,初为淮南节度陈少游、浙西节度韩滉从事。累拜杭州刺史。纵妻杖杀

  • 三龙镇

    在江苏省大丰市北部。面积154.2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龙王庙,人口2100。以境内原有龙王庙,又因地处斗龙港、护龙河之间,成“三龙”而得名。1954年从射阳县划归大丰县为三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1年置镇。2001年丰富镇、斗龙渔业二乡并入。产稻、小

  • 明紀年 干支戊寅 公元1638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明 (16)朱由檢 北京 思宗 烈(愍) 1 崇禎11年 張至發  清 ②愛新覺羅 皇太極 盛京 太宗 文 2 2崇德3年    [李自成]     10年    [張獻忠]     9年   月 曆 表 6351—354—2319725 月

  • 西凉李暠作《复奉表》。

    郡僚勒铭于酒泉。刘昞作《酒泉铭》。《十六国春秋》卷九十一《西凉录一•李暠录》:“建初三年,冬十二月,暠以前表未报,复遣沙门法泉间行奉表于晋,曰……暠既而迁酒泉,乃敦劝稼穑。郡僚以年谷频登,百姓乐业,请勒铭于酒泉。乃许之。于是使儒林祭酒刘昞为文,刻石颂德。”

  • 大要县

    又作大。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东汉废。《后汉书·邓禹传》:建武元年(25),“更征兵引谷, 归至大要”。即此。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宁县东南。属北地郡。东汉废。

  • 欧阳旦

    【生卒】:?—1515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子相。成化十七年进士。由休宁知县擢御史。尝请逐辅臣刘吉,罢皇庄。历官湖广按察佥事、浙江按察副使。官至南京右副都御史。 【欧阳旦作品 ==>】 

  • 百股区

    旧区名。1955年由锦州市第五区改置。在今辽宁省锦州市区北部。1956年撤销,并入古塔、锦华、锦铁等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