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绫锦使
官名。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东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
【检索东绫锦使 ==>】 古籍全文检索:东绫锦使 全站站内检索:东绫锦使
官名。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东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叙述隐居在仙境中的世外人自称先世避秦时乱,才来此隐居不出,与世隔绝,不知王朝多次更替。后遂因以咏避乱隐居之典。唐.王绩《田家三首》(其二):“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词语避秦】 汉语词典:避秦
?—1439明代东蒙古蒙古勒津(满官嗔)部领主。《蒙古黄金史》作蒙哥。※阿鲁台弟。据《蒙古源流》等载,永乐(1403—1424)间,东蒙古(鞑靼部)与西蒙古(瓦剌部)为争夺蒙古霸权,互相仇杀,瓦剌首领脱欢一度被东蒙古俘虏,在太师阿鲁台家中为奴。蒙克拜为清除后患,向阿鲁台妻进言,将脱欢阉之,遂怀恨。脱欢逸归瓦剌后,兴兵击杀阿鲁台、阿岱汗等。正统四年(1439),脱欢临终前,嘱其子也先杀之以泄忿。也先
即邢公岘。在今河南嵩县南。唐武德元年(618)李密兵败被杀于此。
借指好口才。《西游记》 第六五回:“山色王维画浓淡,鸟声季子舌纵横。芳菲铺绣无人赏,蝶舞蜂歌却有情。” 参见:○貂裘敝 【检索季子舌 ==>】 古籍全文检索:季子舌 全站站内检索:季子舌
官名。春秋时鲁国置。掌理周朝礼法典籍。《左传·哀公三年》: “命周人出御书,俟于宫。”杜预注: “周人,司周书典籍之官。”官名。春秋时鲁国设置,专司周书典籍。《左传·哀公三年》记鲁国发生火灾,桓庙、僖庙均被烧毁,南宫敬叔到来,“命周人出御书,俟于宫。”杜注:“周人,司周书典籍官也。”
官名。清末置,见“督办盐政处”。
【介绍】: 唐人。乐工,善笛。德宗贞元初,韦应物自兰台郎出为和州牧,夜泊灵壁驿,忽闻云封笛声。应物洞晓音律,谓其声酷似李謩所吹者,召云封问之,乃謩之外孙。 【许云封作品 ==>】
见“穷极要妙”。汉马融《长笛赋》:“~,旷以日月,然后成器,其言如彼。”
即今福建漳平市。明成化七年(1471)置漳平县治此。 即今福建省漳平市。本属龙岩县,明成化六年(1470年)析龙岩县居仁、聚贤、感化、和睦、永福等五里置漳平县,治九龙乡,即此。
同“北门之管”。清 黄遵宪《冯将军歌》:“北门管钥赖将军,虎节重臣亲拜疏。” 见“北门锁钥”。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投献门》引《青箱杂记》:“北使至,问那个是无宅起楼台相公?莱公时方居散地,因召还,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