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头桥镇

头桥镇

旧名头梁。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三十六里头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奉贤县(今奉城镇)东有“头桥”。


(1)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北部。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头桥,人口 1400。古称头梁,以桥得名,明初称今名。清时商业繁盛。1929年为第四区,1933年后设头桥乡,1947年改称五华乡,1949年后复为头桥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机械、建材、汽车配件等厂。新奉、大叶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东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头桥,人口 1800。因原镇西有石桥,为八桥港上架设的第一座桥梁,故名。村以桥名。1949年为头桥乡,属江都县北洲区,1956年划入邗江县,1958年与安阜、九新二乡合置头桥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改置镇。产稻、小麦、蚕茧、淡水鱼等。有童鞋、电源器械、皮革、塑料薄膜、医用器材、日用五金等厂。通客车。


猜你喜欢

  • 军尉

    官名。春秋时晋国三军皆置,掌管卿将驾车之御官及士卒训练。《左传成公十八年》:“晋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祁奚为中军尉”,“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使训卒乘亲以听命”。 【检索军尉 ==>】 古籍全文检索:军尉     全站站内

  • 四道河子镇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东北部。面积420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八分地,人口520。1950年属沙湾县一区。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6年析置四道河子公社。1984年为四道河子乡,1994年设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油料作物、瓜果等。为县粮、棉主产区。有粮棉油加工、制

  • 眼不转睛

    同“目不转睛”。瞿秋白《赤都心史》三四:“只有一只老白猫坐在地板上,冷冷的嘲笑的神态,眼不转睛的望着我。” 见“目不转睛”。萧军《第三代》:“杨三痴迷地~地望着金英那为了用力轻轻抽动着的背影。”

  • 张普惠

    468—525 北魏常山九门(今河北藁城西北)人,字洪赈。精于《三礼》。孝文帝时为尚书都令史,为司空元澄所赏识。凡表议书记,多出其手。孝明帝初,上书屡论礼仪及时政得失,除光禄大夫。后奉诏西入关陇,抚谕仇池武兴郡氐族。旋出除左将军、东豫州刺史。卒于州。 【检索张普惠

  • 狂奴故态

    《后汉书.严光传》:“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曰:‘狂奴故态

  • 躲躲闪闪

    并列 形容不坦率,不直爽。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6:“这一点事,也值得你~老半天总不肯说!”△多用于性格方面。

  • 刘褒

    【介绍】: 东汉人。桓帝时曾任蜀郡太守。善画。画鸟鹊酷似真禽。所绘云汉图,见者觉热;所作北风图,见者觉寒。 【刘褒作品 ==>】 

  • 伐毛返骨髓

    去掉旧有的毛发和骨髓。谓又得新生。相传有仙人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后因以“伐毛返骨髓”谓面目一新。贾岛《纪汤泉》:“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

  • 宗胡

    战国楚邑。在今安徽阜阳市。《史记·赵世家》: “商、於、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因春秋胡国,胡姓之宗,故名宗胡。《史记·越世家》:“商、於、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

  • 宋若莘

    【介绍】: 名或作若华。唐贝州清阳人。宋廷芬长女。姐妹五人皆善属文,不尚纷华之饰,又不愿婚嫁,欲以学名家。其居长,诲诸妹如严师。尝著《女论语》十篇。德宗贞元中,召五人入宫,呼为学士。以其总领秘禁图籍。宪宗元和末卒。 【宋若莘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