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夜郎县

夜郎县

①西汉置,属牂牁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东晋南朝时为夜郎郡治。梁大宝后废。

②南朝梁置,为夜郎郡治。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境。隋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夷州。治所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贞观初废。

④唐贞观中置,属巫州。治所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便水市。长安四年 (704) 为舞州治。开元十三年 (725) 为鹤州治。二十年 (732) 为业州治。天宝元年 (742) 改为峨山县。

⑤唐贞观十六年 (642) 置,为珍州治。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北。天宝元年 (742) 为夜郎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珍州治。五代时废。北宋大观二年 (1108) 复置,移治今桐梓县西北夜郎乡。宣和三年 (1121) 废。


古县名。(1)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以夜郎地置,治所不详。为都尉治。始属犍为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后属牂柯郡。东晋、南朝时为夜郎郡治,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年)后废。寻复置,东移治今湖南省辰溪县境内。为夜郎郡治。隋开皇九年(589年)废。(2)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约治今贵州省石阡县西南。属夷州。贞观元年(627年)废。(3)唐贞观八年置,治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曾先后为舞州、鹤州及业州治。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峨山县。(4)唐贞观十六年置,治今贵州省正安县西北。为珍州治,天宝、乾元年间为夜郎郡治。唐末废。(5)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置,治今贵州省桐梓县北。属溱州。宣和二年(1120年)废。


猜你喜欢

  • 阿蛮国

    即今伊朗哈马丹。《后汉书·西域传》:“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

  • 鲇鱼上竹竿

    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诏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闻者皆以为善对。”后因以“鲇鱼上

  • 大洪江

    亦名邻水。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北之御临河。清乾隆《巴县志》卷2:大洪江“县东一百五十里”。李元《蜀水经》卷5:“江水又东北受邻水。邻水有二源,俱出大竹县……仙门水南经龙门镇为大洪溪,南入邻水,邻水又西南经大洪冈为玉溪入(长)江。”

  • 拔地参天

    见“拔地倚天”。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

  • 步浑水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步浑水“源出狐突山南步浑谷,流径县西,又东南入汾”。

  • 并容遍覆

    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之广。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息齐民;以并容遍覆,扰服异类。”扰服,驯服。 并列 兼容并庇。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疏》:“~,扰服异类。” △多用于情状方面。

  • 小江河

    即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之平通河。《清一统志·龙安府》:小江河“在平武县南。源出药丛山平羌崖。一名青漪江, 又名平通河, 即古廉让水也。东南流一百七十里,过江油县,西至彰明县西合涪江”。

  • 朝天岭城

    在今福建长泰县东南三十里朝天岭下。明正统五年 (1440) 置巡司于此。在今福建省长泰县东南朝天岭山麓。明正统五年(1440年)于此置巡检司。

  • 伊尔克斯塘

    即今新疆乌恰县西伊尔克什坦,与吉尔吉斯斯坦接界。光绪十年(1884)不平等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将此山口以西之地划归俄国。“自图永(中国名苏约克)山豁往南……至伊尔克什坦自然界止”。

  • 赫连定

    ?—432十六国时期夏国国君。字直獖。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第五子。凤翔二年(414),封平原公。承光三年(427),率兵2万向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拒击北魏军。闻都城统万(今陕西榆林市西南白城子)为魏军破,走上邽(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次年,闻夏主兄赫连昌兵败被执,还平凉(今甘肃平凉市西南),称帝,改元胜光。于平凉马髦岭败魏追兵,执奚斤。胜光三年(430),统军攻魏鄜城。遣使至南朝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