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尚书
东汉郑均致仕后受到终身受尚书禄的宠遇,时人称为“白衣尚书”。事见《后汉书·郑均传》。后用为帝王宠赐官员的典实。刘禹锡《酬宣州崔大夫见寄》:“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
东汉郑均致仕后受到终身受尚书禄的宠遇,时人称为“白衣尚书”。事见《后汉书·郑均传》。后用为帝王宠赐官员的典实。刘禹锡《酬宣州崔大夫见寄》:“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
谋求私利,玩弄欺骗手段。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营私舞弊,纳贿招权,处处当行,般般出色,直可做得那黑暗官场的代表了。”茅盾《蚀.动摇》一一:“都是戴了革命的面具,实做其营私舞弊的劣绅的老把戏。”亦作“营私作弊”。《清史稿.世祖纪二》:“设立内十三衙
即蓼。 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六十六里湖阳镇。《左传》: 昭公二十九年 (前513),蔡墨对魏献子曰,“昔有叔安, 有裔子曰董父, 实甚好龙”。 宋元人注: “, 古国也。” 古国名。又作蓼。西周小国。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
【介绍】: 見四年相邦春平侯鈹(集成11707),戰國時期人,名,趙悼襄王四年(前241年)前後,擔任邦左庫冶鑄作坊的冶吏。
【生卒】:?—1644 【介绍】: 明末清初辽东人。明开原千总,降努尔哈赤,授参领,隶汉军正黄旗。入关时,迁副都统,署河南怀庆总兵官,在济源与大顺军交战,阵亡。 【金玉和作品 ==>】
官名。北魏置。掌管东部少数民族事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下设护夷校尉佐之。北齐沿置,从三品官名。晋朝设有此官,或领刺史,或持节为之,掌护南夷。见《晋书·职官志》。
搜求、摘取片断辞句。指读书或写作只注重文字方面的功夫。李贺《南园十三首》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宝物失而复得。《三侠五义》一八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还珠返璧之期。” 并列 指失去的宝物又被寻回。《三侠五义》18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之期。”△褒义。多用于指事物的回归。→失而复得
装着虎头,拖着蛇尾。比喻诡诈伪善,言行不一。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也指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做事不能善始善终。《水浒传》一○三回:“官府挨捕的事,已是虎头蛇尾,前紧后慢。”茅盾《〈
本西汉长沙国湘南县湘乡,建平四年 (前3)封长沙王 (鲁人) 子昌为湘乡侯,改属零陵郡。东汉为县,仍属零陵郡。治所即今湖南湘乡市。三国吴属衡阳郡。隋平陈后并入衡山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潭州。移治龙城 (今湖南双峰县西北)。后复还故治。元元贞元年 (1295)升为湘乡
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湖西北。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属西域都护府。三国魏时被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