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锋陷阵
犹冲锋陷阵。《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椎锋陷阵,应蒙殊赏。”胡三省注:“椎,捣也,直捣其锋也。”
并列 椎,捣。向敌人冲击,深入敌人阵地。《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应蒙殊赏。”△用于打仗。→冲锋陷阵 冲坚陷阵 ↔按足不举 按兵不动 按甲休兵
犹冲锋陷阵。《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椎锋陷阵,应蒙殊赏。”胡三省注:“椎,捣也,直捣其锋也。”
并列 椎,捣。向敌人冲击,深入敌人阵地。《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应蒙殊赏。”△用于打仗。→冲锋陷阵 冲坚陷阵 ↔按足不举 按兵不动 按甲休兵
【生卒】:?——1645 鄞(今浙江宁波)人。工部尚书王佐孙,扬州府同知。清兵破城,死难。 【王缵爵作品 ==>】
即今河北新乐市东二十五里邯邰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新乐县图:东南有邯台集。
官署名。西汉置三公曹主断狱,东汉置二千石曹掌刑法。西晋初年仿西汉,置三公尚书掌刑狱,太康年间废省。南北朝时始置都官尚书,主管京师社会秩序,兼掌刑狱。隋文帝开皇初年改为刑部,唐朝相沿不改。自隋唐起,刑部即为六部之一,掌邦国律令、刑法、徒隶、按复谳禁之政。唐玄宗时一度改称宪部,旋复旧称。其长官为刑部尚书(唐高宗、武则天时曾改称司刑太常伯、秋官尚书),副职为刑部侍郎(唐高宗时曾改称司戎少常伯)。唐代刑部
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四皓者,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用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参见:季彦领袖 偏正 晚辈中的最优秀人才。《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有裴秀。’”△褒义。多用于人才方面。→后起之秀
(《吴志•陆凯传》卷六十一)
1927年析萝北县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观音山)。1929年改为佛山县。 1927年由萝北县析置,治佛山镇(今黑龙江嘉荫县东南保兴乡)。1929年升县。
见“金满城”(1476页)。
上古之珍贵文籍。磨玉为版,刻字于上,故云玉版。《史记太史公自序》云:“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裴駰集解引如淳曰:玉版者,“刻玉版以为文字”。 【检索玉版 ==>】 古籍全文检索:玉版 全站站内检索:玉版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东郭之民。上书晋献公请闻国家之计。献公使告以在朝者已虑之。朝答以在朝者一旦失计,在野之民宁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与有深忧。献公乃召见,立以为师。 【祖朝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