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昌成侯国

昌成侯国

成一作城。本战国赵昌城,西汉神爵三年(前59),宣帝封广川缪王子元为昌成侯。治今河北冀州市西北。属巨鹿郡。后属信都郡。刘玄更始二年(24),昌城人刘植率宗亲子弟据邑以奉刘秀,即此。东汉建武二年(26),封刘植为昌城侯。永平初改为阜城县。


【检索昌成侯国 ==>】 古籍全文检索:昌成侯国     全站站内检索:昌成侯国

猜你喜欢

  • 何景明起复。

    孟洋《中顺大夫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何君墓志铭》:“辛未冬,何君用阁老李公荐,复授中书舍人,直内阁经筵官。时四方学士咸愿知何君,车马填门巷,即元老巨卿无不欲出门下。钱宁欲交欢何君,间持古画谒何君题,君谢曰:‘此名画,不可点毁。’弗许。”

  • 梁书札记

    书名。清李慈铭撰。一卷。《越缦堂读史札记》之一种。李氏以明北监本校《梁书》字句讹误外,对史事亦有所考订。 【检索梁书札记 ==>】 古籍全文检索:梁书札记     全站站内检索:梁书札记

  • 章尚絅

    【生卒】:?——1643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秦王府长史。李自成破西安,自杀。赠按察司副使。

  • 阿俄魁

    怒语音译,即竹锄。旧时云南省怒江地区的怒族等少数民族曾普遍使用过的一种原始生产工具。利用当地生长的一种坚硬的龙竹自然分桠部分用砍刀削制而成,竹的主干部作柄,长约1米,分桠留15—20厘米,削尖作锄身,主要用作掘土和薅草。效率很低,挖1架地(约2亩)需20多个工,薅1架地的草也得7—8个工。迄至解放之初,仍有个别人使用。

  • 袁翻

    【生卒】:476-528字景翔,陈郡项(今河南沈丘)人。少以才学著名,宣武帝初,任著作佐郎。历豫州中正、廷尉少卿、凉州刺史、中书令等职。负才学名,又善附会,受灵太后信任。自求以安南将军、尚书位换金紫光禄大夫。迁为抚军将军。名高位重,惧被超越,排斥后进,受人讥议,“河阴之变”被杀。(,参见《北史》)【生卒】:476—528北朝魏陈郡项人,字景翔。少以才学称于时。初为奉朝请,宣武帝时累迁至豫州中正。孝

  • 金堂峡

    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十八里。《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 鳖灵迹 “在金堂峡南岸,去军二十余里。石门有巨迹,长三四尺。旁刻 ‘鳖灵跡’ 三字”。《方舆纪要》 卷67金堂县: 金堂峡在 “县东二十里。两山拱峙,河流其中。相传望帝相鳖灵所凿,宋转运使韩复修之, 以通舟

  • 尚书郎

    官名。西汉武帝时常以郎官供尚书署差遣,掌收发文书章奏庶务,后渐成定制,成为中朝常设官职,员四人,一主匈奴单于营部,一主羌夷吏民,一主户口垦田功作,一主钱帛贡献委输,分隶诸曹尚书。东汉置三十六员(或说置三十四员、三十五员),分隶尚书台六曹尚书,分曹治事。百官章奏由八座收纳后,由尚书郎启封,面奏皇帝,事之轻重,可自酌情决定,并解答皇帝的质疑。皇帝成命经八座传达后,由尚书郎代拟诏令下达。其官缺,从三署郎

  • 十五日,周乐清为严廷中《秋声谱》作序。

    称:“一唱三叹,妙有余音,万紫千红,遍留春色。掷金声而应地,君其冠帜一军;炼卷石以补天,我愿退师三舍。(原注:时索余《补天石》拙著)”按:周乐清(1785--1855)字安榴,号文泉,别号炼情子,浙江海宁人。荫生。初官湖南,任祁阳、沅陵等知县,有政声。道光末官山东知

  • 黄琼

    【生卒】:86-164字世英,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名士。顺帝时拜议郎,累迁尚书仆射、尚书令。诸熟朝廷典章,议政为同僚所重。桓帝时两任司空,一任司徒、太尉。梁冀专权,有所请托,他一概排斥。冀被诛,宦官专权,他自度无能为力,遂称病免官。卒后谥忠侯。【生卒】:86—164东汉江夏安陆人,字世英。黄香子。初以父任太子舍人,辞不就。顺帝永建中,经公卿推举,被征辟,不赴。李固以书劝琼应聘,谓近世征辟

  • 曲台署长

    官名。西汉少府所属,《汉书·儒林传》有孟喜为曲台署长的记载。颜师古注:“曲台,殿名;署者,主供其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