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柔然可汗建。在今蒙古国杭爱山东端之北鄂尔浑河上游。《梁书·芮芮传》:“永明中,为丁零所破,更为小国,而南移其居。天监中,始破丁零,复其旧土,始建筑城郭,名曰木末城。”南朝梁天监中柔然所建。或谓在柔然王庭(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之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海尔汗都兰附近。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字木末,曾增筑平城。柔然仿之,故名。
源见“箧中书”。形容诽谤和攻讦之书函甚多。宋 刘仙伦《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词:“奈自古、功成人妒。君看乐羊 中山役,任谤书盈箧终无据。” 【典源】《吕氏春秋乐成》:“魏攻中山,乐羊将。已得中山,还反(返)报文侯,有贵功之色。文侯知之,命主书曰:‘群臣宾客所献
汪居安《廉宪蓉川齐公行状》:“公讳之鸾,字瑞卿,号蓉川。先世居桐为著族。一正德丁卯中应天乡试高第,时公年二十有五,人犹迟之。……辛未春会试南宫,今致仕东阁白楼吴公得公卷,大喜荐之,主考靳公亦重其文,欲取公第三,会同列有异议,竟置公十七,然在本房尚为第一卷。
设于郡国的地方官办学校。西汉始置。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修学宫于成都市中,招属县子弟入学,免除更徭,学毕得补小吏。武帝时,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元帝时,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职掌地方教育。平帝元始三年(3),王莽秉政,命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河间乐城(今河北献县)人。善说《左氏传》及《毛诗》。北齐后主时为国子博士。(,参见《北史》) 【介绍】: 北齐河间乐城人。善说《左氏传》,亦治《毛诗》章句,曾以二经教齐安王高廓。后主(高纬)武平初,为国子博士。 【张思伯作品 ==>】
又译纳钵、刺钵、纳宝。辽、金、元皇帝外出渔猎的驻所。辽皇帝四时外出渔猎,设立的行帐称为捺钵。宋人记载译为“行在”。《辽史》译为“行营”。圣宗以后,逐渐形成定制:春捺钵在长春州鱼儿泊捕鹅,在鸳鸯泺或混同江钩鱼;夏捺钵在永安山或炭山张鹰;秋捺钵在庆州伏虎林射鹿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后因以“吮卒”为将官爱兵之典。明 徐渭《龛山凯歌》诗之八:“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
同“操戈入室”。宋叶適《题端信师帖》:“淳熙初,都下禅讲尚多宿旧名人,师年少,操矛入室,援据古今,中其机要,咸相顾叹骇曰:‘信书厨,不可与争也!’”连动 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借对方自相矛盾的论点来批驳对方。语本《后汉书·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盲》、《偲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宋
同“山鸡舞镜”。南朝 陈徐陵《鸳鸯赋》:“山鸡映水那自得,孤鸾照镜不成双。”见“山鸡舞镜”。南朝陈·徐陵《鸳鸯赋》:“~那自得,孤鸾照镜不成双。”【词语山鸡映水】 成语:山鸡映水汉语词典:山鸡映水
见“心惊胆战”。《拍案惊奇》卷11:“家僮回家说知,刘氏~;不敢迟延,疾忙雇了一乘轿,飞也似抬到县前来。” 【检索心慌胆战 ==>】 古籍全文检索:心慌胆战 全站站内检索:心慌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