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元史·丘处机传》

《元史·丘处机传》


元史
原文
    丘处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①命近臣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于是赐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太祖从之。
    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②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丁亥,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已而亦验。六月,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
    【注】①太祖:元太祖,成吉思汗。     ②国兵:元兵。

译文
    丘处机,自号长春子.小时候,有相面的人说他以后一定能够成为神仙界的领袖.十九岁时,学习全真教,拜重阳王真人为老师.王重阳一见到丘处机,就非常器重他.金和宋也都派遣使者来征召他前往,丘处机都没有去.
    己卯年,元太祖让近臣带着诏书来寻访丘处机.有一天,丘处机忽然告诉自己的弟子,让他们快点准备行装,说:“天子的使节来征召我,我应该前往.”第二天,有(太祖使臣)两人来到,丘处机于是和十八名弟子一起前往会面.第二年,一行人被迫停留在山北,丘处机于是先安排快马上表称谢,用真诚的言语来劝诫太祖停止杀戮.又过了一年,太祖派遣来催促的使节再次来到.丘处机于是从抚州出发,经历数十个国家,走了一万多里路,经过四年才从昆仑山到达雪山.见面之后,太祖非常高兴,为他安排的饮食和居住环境都非常严整.
    太祖当时正在征讨西方,每天都打仗.丘处机常说,想统一天下的人,一定不能喜好杀人.等到太祖问他治理国家的方略时,丘处机就说要拿敬天爱民作为根本.太祖又问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丘处机就告诉说要把清心寡欲作为关键.太祖与丘处机的主张非常投合,于是赐给他虎符,并辅以印信文书,不直接称呼丘处机的名字,只称呼他为“神仙”.有一天雷声大震,太祖拿这个天象向丘处机问询,丘处机回答说:“雷,是天的威严的展示.人的罪过没有比不孝顺更严重的了,不孝顺就是不顺应天意,所以上天威严震动来警示人们.我好像听说国家中不孝顺的人多,陛下应该宣示天威,用这个来教导大众(孝顺).”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
     癸未年,太祖在东山举行盛大的游猎活动,骑的马仆倒了.丘处机请见说:“上天的道义是爱护生灵,陛下年岁大了,多次打猎,不合适.”太祖因此很长时间不再打猎.
    当时元兵占领蹂躏中原,黄河南北地区遭到的破坏尤其严重,百姓经常遇上被俘虏或杀戮的情况,没有地方可以逃命.丘处机回到燕地,安排自己的弟子拿着文书在两军交战后招寻一些需要救助的难民.因为这个举措,一些被掳为奴隶的人有机会再次成为平民,一些快要被折磨死的人有机会获得新生,这样的人有两三万之多.中原的人至今仍然称赞他的这些功绩.丁亥年大旱,丘处机为天下祈雨,约定三日内降雨,不久就应验了.六月,天打巨雷,下大雨,太液池岸北面的水流入东湖,声音数里外都能听到,鱼鳖都离开了,池水随后就干涸了,同时北岸入水口的高堤岸也崩塌了,丘处机叹息说:“山要折断吗,水要干涸吗,我要和它们一起去了吧!”随后就去世了,享年八十岁.
 

《元史·丘处机传》    

猜你喜欢

  • 橐泉宫

    秦离宫。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南长青乡孙家南头一带。《史记秦本纪》 集解引 《皇览》 曰:“秦缪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 《正义》 引 《庙记》曰: “橐泉宫,秦孝公造。”

  • 淮安关监督

    官名。清代户关监督之一。顺治二年(1645)设,为淮安榷关主管。关署在淮安府板闸镇(在今江苏淮安西北)。掌征纳通过淮安一带之船料、货税,并兼管宿迁工关与庙湾口海关之税课征纳。所设笔帖式由内务府司员充任,并设经承、书吏、巡拦、哨丁等吏役帮办关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

  • 象胥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接待少数民族国家的使臣和来宾及通译事宜。 【检索象胥 ==>】 古籍全文检索:象胥     全站站内检索:象胥

  • 结缨伏剑

    缨:古代帽子上的带子。系好帽带,以身伏剑。比喻从容就义。《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子路为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孔悝发动叛乱,子路不从,遭孔悝追杀。搏斗中,子路受重伤,帽缨被扯断。子路称“君子死,冠不免”,于是结缨伏剑而死。

  • 还有《题王黄州墨迹后》、《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次

  • 孟光案

    同“孟光举案”。宋 苏轼《往在东武与人往返作灿字韵诗今复和答之》:“不见梁伯鸾,空对孟光案。”金 元好问《南冠行》:“郎食猩猩唇,妾食鲤鱼尾,不如孟光案头一杯水。” 【检索孟光案 ==>】 古籍全文检索:孟光案     全站站内检索:孟光案

  • 杨方勖妻刘氏

    宣城(今属安徽)人。结婚五日丈夫卒,发誓守节。有妇女讥之,则出示刀;并云,“昼以是为镜,夜以是为枕”。

  • 高昌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首府设在汉高昌壁(今新疆吐鲁番东),即唐西州(后称和州)而得名。 【检索高昌回鹘 ==>】 古籍全文检索:高昌回鹘     全站站内检索:高昌回鹘

  • 郑澥

    唐人,字蕴士。宪宗元和十一年状元。佐李愬幕,为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判官,从平蔡州,记其事为《凉国公平蔡录》一卷。后官至侍御史、金部郎中、开州刺史。

  • 酒朋诗侣

    朋:朋友。侣:同伴。指喝酒做诗的朋友们。宋.李清照《永遇乐》:“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并列 在一起饮酒的朋友和读书赋诗的同伴们。宋李清照《漱玉词永遇乐》:“来相召,香车宝马,谢(辞谢)他~。”△多用于表示朋友关系方面。↔狐朋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