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明善

元明善

1269—1322

元朝文学家。字复初。大名清河(今河北清河西)人。鲜卑拓跋氏(元氏)后裔。好读书,强记识,诸经皆有师法,尤精《春秋》。年20,游吴中,已有文名。被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路学正。辟掾行枢密院、江西省掾,升掾南行台,未几,授枢密院照磨。转中书左曹掾,因张瑄案牵连免职,经辨白复职。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居东宫,擢为太子文学。及即位,改翰林待制。参与修成宗、顺宗实录,升翰林直学士,节译《尚书》以进。奉旨出赈山东、河南饥。还,修武宗实录。又升翰林侍读学士,预议科举、服色等等。延祐二年(1315),始会试进士,首充考试官、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臣。改礼部尚书,正孔氏宗法。升参议中书省事,旋复入翰林为侍读,出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英宗(1320—1323年在位)立,召入集贤为侍读,议广庙制,升翰林学士,修仁宗实录。卒后,赠资善大夫、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谥文敏。工古文,与姚燧齐名,晚年益精诣。清人辑其遗文,为《清河集》。

猜你喜欢

  • 翻江搅海

    并列 让江海翻腾。比喻声势、力量强大。元无名氏《梧桐叶》2:“~惊涛怒,摇脱秋林木。”△多用于声势方面。

  • 三戟

    《新唐书.李岘传》、《张俭传》、《崔琳传》载:唐制,三品以上官员,得门前立戟。李岘与兄峘、峄同居长安里第,门列三戟。张俭兄弟三人皆立戟,时号“三戟张家”。崔琳与弟珪、瑶,俱立棨戟,世号“三戟崔家”。后遂以“三戟”指贵官之家。宋 陆游《放慵》诗:“进愧门三戟

  • 卢越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林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南。六年(623)属绣州。贞观六年(632)废。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南。属林州。贞观六年(632年)废。

  • 比部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比部郎互称,为尚书省比部曹长官。唐武德三年(620)置,为刑部比部司长官,员一人,从五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司计大夫,至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不预本司公事。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六品。南宋或以都官郎中兼领

  • 蔡叔

    姓姬,名度。周武王三弟。武王灭商后,封于蔡,和管叔等共同在商都附近统治商代遗民,为周初“三监”之一。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他与管叔等不服,扬言周公将不利于成王,联合纣王子武庚一起叛乱,不久被周公平定,他被放逐。流放死后成王又封其子胡于蔡,称蔡仲,为蔡国始祖。西周人,姬姓,名度。周文王第五子,武王弟。封于蔡。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乃与管叔、武庚联合东夷作乱,周公讨平之,被放逐

  • 大共镇

    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大洪岭下。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大共镇“在县北。绍兴二十三年正月例罢收税坊”。元、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大共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明史地理志》 祁门县:“有大共岭巡检司。”

  • 东飘西荡

    飘泊无定。也用以形容生活不安定。明.无名氏《苏九淫奔》一折:“小子姓唐名国相……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隋唐演义》五一回:“今日弄得东飘西荡,子不认母,节不成节,乐不成乐,自贻伊戚如此。”巴金《家》二八:“一个浪从右边打过来,船身一动

  • 粲花之论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李白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鲜明美好)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李白善言谈,出口如粲花。赞人言论高妙叫做“粲花之论”或“粲花之舌”。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此自师粲花之舌耳。然默验

  • 王应麟

    【生卒】:1223——1296 字伯厚,庆元府(今浙江宁波)人。淳祐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进武学博士,迁太常寺主簿,极论边事,忤丁大全,罢去。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兼沂靖惠王府教授。度宗即位后,迁著作郎,以言事忤贾似道,遭斥逐。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辞职而归,卒。著

  • 宣威城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吐蕃氂牛城 (一作牛、 犛牛) 置, 属西宁州。 在今青海西宁市北五十里。明万历 《西宁卫志》 谓宣威城乃 “宋高永年战死处”。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釐牛城置,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北。属西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