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乙卯 公元前546年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乙卯 公元前546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周 姬泄心 洛邑  靈王  26  
曲阜  襄公  27 季武子 
杵臼 營丘  景公  2 慶封 
新田  平公  12  
  景公  31  
  康王  14  
商丘  平公  30  
 衞 帝丘  獻公   
宛丘  哀公  23  
上蔡  景侯  46  
陶丘  武公  9  
新鄭  簡公  20  
   懿公  3  
餘祭    2  
益姑 淳于  文公  4  
  悼公  10  
  成公  29  
  悼公   靈公子
密州  黎比公  31  
  獻公  33  
     482  

月曆表(建子)               4168—354—1522340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13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9
14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18
15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19
16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18
17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17
18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16
19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15
20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14
21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12
22       (4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12
23 十一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10
24 十二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10

大事記

宋向戌善於晉卿趙文子,又善於楚令尹子木,欲弭諸侯之兵。如晉,晉許之;又如楚,楚亦許之;告於齊、秦,亦許之;又告於小國,為會於宋。七月辛巳又在西門外締结了一個很有名的休戰條約,第二次“弭兵”之會。歷史上稱為“向戌弭兵”。七月,向戊約會了晉、楚、齊、秦、宋、魯、鄭、衛、曹、許、陳、蔡、邾、滕十四國大夫在宋召開了規模盛大的弭兵會議。冬,齊慶封滅崔氏盡俘其家,獨掌齊政。衛獻公殺大夫寧喜,衛侯之弟鱄出奔於晉。


猜你喜欢

  • 燕国

    秦亡后,项羽封臧茶置,都蓟 (今北京城西南隅)。辖有广阳、上谷、渔阳三郡,相当今北京市及河北北部地。后并辽东王国,又增辖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扩大至今辽宁地区。汉高帝五年 (前202) 为刘邦所灭,改封卢绾。十二年(前195) 改封王子建。吴楚之乱后仅领秦广阳一郡之地

  • 一见如故

    同“一见如旧”。宋 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李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见 “一见如旧”。宋张泪《贾氏谭录》:“李邺侯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

  • 意侯奢

    高句骊国官号。又作意俟奢、竟侯奢。见于《北史》、《周书》、《隋书》三史本传,列为高句骊国等级“大官”中之第五等,位于※“小兄”之下,※“乌拙”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事。其他正史皆不载此名。

  • 诬告

    刑法名目。又称诬人,即诬陷他人。《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葆子狱未断而诬告人,其罪当刑为隶臣。”秦律规定,必须是主观故意,才构成诬告罪。《法律问答》:“甲告乙盗牛若贼伤人,今乙不盗牛,不伤人,问甲何论?端为,为诬人;不端,为告不审。”汉亦有诬告罪,《后

  • 初一,郑玉卒,年六十一。

    汪克宽《师山先生郑公行状》:“〔至正〕十八年,淳安、建德相继亦破,先生间道归隐休宁山中。七月朔旦初度,晨起熏沐,东向再拜,不自胜,语弟琏曰:‘夜来达旦不寐,何也?’明日,闻郡中大小人言于主帅,欲罗致之,先生曰:‘吾知死期至矣。二雉飞入吾室,此其兆也。’弟琏

  • 孙毓汶

    【生卒】:?—1899【介绍】: 清山东济宁人,字莱山。咸丰六年进士。光绪间以接近醇亲王,渐与闻机要,十年,官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历典会试。中日战后李鸿章签《马关条约》,廷臣多反对议和,毓汶力言战不可恃,光绪帝乃署约。旋称病告休。卒谥文恪。 【孙毓

  • 崔祖虬

    伯驎弟。魏时州举秀才,不赴。

  • 孙侯馆

    辽置,即今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为使臣宿息之所。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路振使辽,经孙侯馆。即此。后改名望京馆。 辽置,即今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为使臣宿息之所。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路振使辽,经孙侯馆,即此。后改名望京馆。

  • 鹤位

    源见“乘轩鹤”。喻指官位。唐李商隐《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但续椿寿,徒高鹤位。”【词语鹤位】   汉语词典:鹤位

  • 板渚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北邙乡牛口峪附近。《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 《隋书 炀帝纪》: 大业元年(605) 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元和志》卷5汜水县: “窦建德众数十万,自于板渚结阵,南属鹊山,以临汜水。太宗帅轻骑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