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田租
北魏田租之一。专指京师洛阳地区(今属河南)。时拓跋族王公贵人羽林虎贲,多居其地,并受赐田和公田。田租按亩征收,每亩五升;借赁公田者,每亩一斗。与均田农民按户口征收不同。
【检索京师田租 ==>】 古籍全文检索:京师田租 全站站内检索:京师田租
北魏田租之一。专指京师洛阳地区(今属河南)。时拓跋族王公贵人羽林虎贲,多居其地,并受赐田和公田。田租按亩征收,每亩五升;借赁公田者,每亩一斗。与均田农民按户口征收不同。
官名。唐代置,为太子内官,二人,从六品。掌礼仪参见。领掌严、掌缝、掌藏三官。 【检索司则 ==>】 古籍全文检索:司则 全站站内检索:司则
在今海南省屯昌县南。清雍正八年(1730)移青安巡司于此,改名太平巡司。 (1)古地名。在今海南省屯昌县南。清雍正八年(1730年)移青安巡检司于此,改太平巡检司。(2)集镇名。(1)在浙江省嵊州市西南部、长乐江北岸。属长乐镇。人口2300。以南齐时建有“太平馆”得名。村濒长乐江
战国楚.屈原《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后以“葬身鱼腹”指淹死于水中。明.杨柔胜《玉环记.途遇韦皋》:“宁可葬身鱼腹,决不效于飞。”冯德英《迎春花》八:“不幸船遇强风骇浪,翻进沧海,全家葬身鱼腹。” 述补 淹死于水中,尸体为鱼所食。语本《楚辞渔父
在今贵州遵义市城区东南十五里永康乡皇坟咀。原系宋代白锦堡,后为播州杨氏墓地。杨璨墓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1957年清理发掘前已被破坏,出土文物较少。腰坑内获铜鼓两面,铸造精美。墓用白砂岩条石砌筑,分、南北两室,规模宏大。墓内石刻艺术品多而精,为西南地
即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南。《续汉书郡国志》桂阳郡有“上领山”。
明广东东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泽。隆庆五年进士。历知蒲圻、休宁、崇德知县,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兵备苍梧。致仕后日以吟咏为事。有《悬榻斋稿》。
在北宋东京城 (今河南开封市) 雷家桥西南。祀太公姜尚。《资治通鉴》: 唐开元十九年 (731),“初令两京诸州各置太公庙,以张良配享”。肃宗上元元年 (760),“追谥太公望为武成王,选历代名将为亚圣、十哲”。金末展城,庙遂毁废。
【生卒】:908—965 【介绍】: 五代宋初应州金城人。初名崇威,避后周太祖讳,止称崇。五代后唐清泰中为应州骑军都校。后晋石敬瑭割云应地入契丹,崇耻事之,奋身南归。刘暠起事,以崇为先锋。曾从郭威平河中,乾祐三年复从之平国难。后周广顺初,为京城都巡检使,加同平章事
【生卒】:?—1523 【介绍】: 明山东青州人。嘉靖元年,率矿徒于颜神镇起事,转战莱芜、新泰、临城等地,屡败明军,山东、河南大震。后在河南为俞谏镇压。 【王堂作品 ==>】
清末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辖地。1915年划为 “特别区域”,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并受黑龙江省监督。1920年取消 “特别区域”,呼伦贝尔副都统专辖蒙旗事宜。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北分省。1945年解放后,成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改为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48年改为呼伦贝尔盟,盟府驻海拉尔市。1949年与纳文慕仁盟合并为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1954年兴安盟并入,复设呼伦贝尔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