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峰山
在今福建闽清县西。《方舆纪要》 卷96闽清县: 鼎峰山在 “县西二十里。有双岩,梅溪环流其下”。
在今福建闽清县西。《方舆纪要》 卷96闽清县: 鼎峰山在 “县西二十里。有双岩,梅溪环流其下”。
荆棘堵塞了道路。比喻前进路上困难重重,障碍极多。鲁迅《华盖集.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主谓 荆棘长满了道路。比喻处境艰难,道路险阻。鲁迅《华盖集导师》:“问什么~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多用以表示道路艰辛障碍极
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北抚远三角洲。1927年 《吉林行政全图 绥远县图说》: “由县城至乌苏镇江道有二: 一由大江经过俄属伯利,西南行入乌苏里江至乌苏镇,计一百四十里; 一由小江,土名通江子,内有浅滩两处,南行至乌苏镇,计程七十余里。两江间即县属之三角洲。三角洲包
偏正 ①行为不光明正大,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警世通言》卷13:“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断天下狐疑之狱。”②男女爱悦可能有的私事。《好逑传》17回:“而孤男寡女,并处一室,不无~。”△贬义。用于描写举止行为。也作“暧昧之事”。
能事:能做到的事。 凡能做到的事都做到了。 表示万象包罗无遗。语出《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后汉书.律历志下》:“若夫用天因地,揆时施教,颁诸明堂,以为民极者,莫大乎月令,帝王之大司备矣,天下之能事毕矣。”
官署名。唐始置,为政事堂五房之一。开元中政事堂设,与吏房、枢机房、户房、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北宋初,枢密院承旨司置,掌兵马名籍及卒校迁补、筑城垒、防戍战守等事。元丰改制,更名兵籍房。另设兵房于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六房之一,掌有关军政之事。明代于地方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三磴崖东北。清聂 《泰山道里记》 称: “为宋真宗驻跸处。” 石梁曲折,流泉绕之,境颇幽绝。
元顺帝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蒙古八邻部人。详见“哈剌那海”(1639页)。
唐时渤海十五府之一。于扶余族故地置。治奥喜,故址说法不一,一说在今辽宁昌图县八面城,一说在今黑龙江阿城市附近。 【检索鄚颉府 ==>】 古籍全文检索:鄚颉府 全站站内检索:鄚颉府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 政 者 備 注 東周 姬扁 洛邑 顯王 34 秦 駟 咸陽 惠文王 3 魏 罃 大梁 惠王 35 惠施 36 韓 新鄭 昭侯 28 24 趙 語 邯鄲 肅侯 15 楚 商 郢 威王 5 燕 薊 文公
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延平元年(106)移治今湖南桃源县东。《水经沅水注》:“县在沅水之阴,因以沅南为名。”隋并入武陵县。 古县名。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治今湖南省桃源县东北。因在沅水之南得名。属武陵郡。县城乃建武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