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俞廉三

俞廉三

清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廙轩。光绪二十年(1894)由山西冀宁道升湖南按察使。两年后晋山西布政使。二十四年迁湖南布政使,与王先谦等顽固派阻挠陈宝箴推行新政。戊戌政变后擢湖南巡抚。后曾赈济沅陵、泸溪等县饥民,严禁私运锑砂,镇压反洋教民众。二十六年秉张之洞意旨,屠杀湖南境内自立军及响应者唐才中、何来保诸人,并大索会党首领。二十八年镇压邵阳贺金声起义。旋调山西巡抚。次年病免。三十三年出任修订法律大臣,协理开办资政院。宣统三年(1911)任仓场侍郎,不久回籍。


【检索俞廉三 ==>】 古籍全文检索:俞廉三     全站站内检索:俞廉三

猜你喜欢

  • 息景

    同“息影”。景,同“影”。南朝 宋谢灵运《游南亭诗》:“逝将秋水至,息景偃旧崖。”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虽杜门息景,然位在列卿,而江湖侠士多来投止。”【词语息景】   汉语词典:息景

  •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君主不守机密,就会使臣下受损害;臣下不守机密,就会使自身受损害。 旧指慎守机密之重要。语出《易.系辞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宋.田锡《将赴泰州上奏》:“臣闻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臣去年所上第一章,下

  • 仪曹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礼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礼部员外郎。

  • 元裕宗

    【生卒】:1244——1286 名真金,元世祖皇太子。少从姚枢、窦默受学。中统三年(1262),封燕王、兼中书令。至元十年(1273)二月,立为皇太子,仍兼中书令。十八年,阿合马擅权,他甚为痛恶,阿合马亦对其畏惮主张蒙古贵族子弟学汉文化。为中书令时,明于听断,有关民生大事,即

  • 沙钵略可汗

    【生卒】:?—587 【介绍】: 隋时东突厥首领。名摄图。他钵可汗侄。他钵可汗卒,子庵罗继立,懦弱不能统国,因让国于摄图。得立后,号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简称沙钵略可汗。以勇得众,控弦四十万称雄漠北,累扰边郡。文帝开皇三年,于白道被隋军击败。后又受困于达头可

  • 颜之推

    【生卒】:531-?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初习《庄》、《老》,非所好,又习《礼》、《传》,文笔典丽。仕梁为散骑侍郎。梁亡奔北齐。后主时,为祖珽信用,任通直散骑侍郎、领中书舍人,处事敏捷勤慎,为文切中事理,迁黄门侍郎。齐亡入周,为御史上士。隋文帝时,太子召为文学。撰《家训》二十篇。今存。(,参见《北史》)【生卒】:530或531—591北齐琅邪临沂人,字介。颜勰子。生于江陵,幼受家业。博

  • 刘文质

    【生卒】:965—1028 【介绍】: 宋保州保塞人,字士彬。刘文裕弟。幼从母入禁中,得官。累迁麟府浊轮寨兵马钤辖,大破契丹,拔黄太尉寨。除知庆州,击败西夏李继迁。清远军失陷,坐逗挠夺官,安置雷州。后起用历掌边兵,官终知代州。 【刘文质作品 ==>】 

  • 委署步军校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之低级武官。额定满洲四十人、蒙古、汉军各十六人,共七十二人。从六品,职同“步军校”。

  • 杨蕴

    宋代诚、徽州领主。一名杨通蕴。诚州(今湖南靖县)人。侗族。五代时大姓豪族,十峒总首领※杨再思之后裔,世袭其爵。唐时为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史称“诚州杨氏”。因其才雄过人,众推为十峒之长。开宝九年(976),入朝献宝玉、文马、珊瑚树等,授徽州刺史。太平兴国四年(979),始率部民内附。

  • 共川鼻饮

    《汉书.贾捐之传》:“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后以“共川鼻饮”指原始未开化的部族习俗。《后汉书.杜笃传》:“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饮之国,莫不袒跣稽颡,失气虏伏。”并列 谓骆越之国,同川而浴,以鼻饮水,喻见闻错讹。《后汉书·杜笃传》:“共川鼻饮之国。”注:“前书贾捐之曰:‘骆越之俗,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也。’后世谓无其事也。”△用于描写谬谈。【词语共川鼻饮】  成语:共川鼻饮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