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宋史·钟季玉传》

《宋史·钟季玉传》


宋史
原文
    钟季玉,饶州乐平人。淳祐七年举进士,调为大坑冶属,改知万载县。淮东制置使李庭芝荐之,迁审计院,改宗正寺簿,又迁枢密院编修出知建昌军。会有旨江西和籴,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迁提举常平,未几,改转运判官,皆不赴。后以江西转运判官强起之。郡大胥以贿败,前使百计护之,季玉穷治,投岭表。俄以秘书丞召还,遭前使构谗而封驳之,改都大提点坑冶。北兵渡江,季玉徙寓建阳,兵至,不屈死之。 
    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日:“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日:“汝何愿?”天祥对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有改动) 

译文
    钟季玉是饶州乐平县人。淳祐七年考中进士,调职为都大坑冶属(负责管理冶炼工作),(后)改任万载县知县。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向朝廷)推荐他,升至审计院,(又)改任宗正寺主簿,又升任枢密院编修,(后)出京任职建昌军。恰逢朝廷有旨(派他到)江西议价征粮(和籴: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北魏),钟季玉到郡(任职)才半年,正好遇到大旱年成不好,(他)预计郡里的赋税钱粮不能如数置办完成,(于是)向朝廷请求,议价征粮的份额得以减掉了三分之一。转任常平县提举,不久,又改任转运判官,(他)都没有赴任。后来勉强赴任江西转运判官。郡里的乐官(大胥:古代官名。乐官之属。郑玄:“大胥、小胥,皆乐官属也。”)因为行贿事发败露,前任郡使千方百计袒护他,钟季玉最终彻底查办(了他),(判他)流放岭外(岭南)。不久(那位郡使)以秘书丞的身份被征召回京,(于是钟季玉)遭到那位郡使诬陷,但是他封还了皇帝的治罪诏书并加以驳正(封驳: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此制汉时已有,但无专职掌管),最终改任都大提点坑冶。(后来)元兵渡江,钟季玉迁居寄身建阳县,元兵至后,他不屈而死。 
    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德祐元年,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召集郡中豪杰,有万余人。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向北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皇上,还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宋史·钟季玉传》    

猜你喜欢

  • 小卢

    集镇名。在安徽省明光市中部。明东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000。因以姓氏名地。有轮窑、粮油加工等厂。明盱公路经此。

  • 班固

    【生卒】:32-92 字孟坚,班彪子。初欲完成其父班彪所撰史书,明帝时被人告发私改国史而下狱。获释后召为兰台令史、典校秘书。奉诏继续修史,历时二十余年完成《汉书》,开创断代体史书。另又撰功臣、公孙述等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及《白虎通义》等,成为一代史家。又善辞赋

  • 【介绍】: 传说中远古帝王。姚姓,一作妫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当为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传由四岳荐举,尧命舜摄政,举八元、八恺。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驩兜、三苗四凶。尧死,继帝位,选用贤人,以禹为司空,治洪水,遂以禹为继承人。又命弃、契、皋

  • 西泉眼岭

    集镇名。在吉林省梨树县北部。泉眼岭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50。清乾隆末年建屯。因井水如泉,名泉眼井,谐音为今名。八秦公路经此。

  • 泥涂龟曳尾

    同“泥涂曳尾”。宋杨亿《偶作》诗:“只羡泥涂龟曳尾,翻嫌雾雨豹成章。”

  • 赵牧

    【介绍】:大中、咸通间,累举不第,遂放浪江湖。为诗效李贺体,“可谓蹙金结绣,而无痕迹”,“尤工轻巧”(王定保《唐摭言》)。《全唐诗》存诗1首。

  • 鸡林贵

    同“鸡林诗价”。元袁桷《悼王尚书》诗:“墨泽鸡林贵,青毡虎观荣。”【词语鸡林贵】   汉语词典:鸡林贵

  • 徐荣《怀古田舍诗钞》三十三卷刊刻。

    录嘉庆九年至道光三十年诗,前有龚自珍、朱绪曾、张维屏等序。按:徐荣(1792—1855)原名鉴,字铁生、铁孙,汉军正黄旗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历官福建汀漳龙道,因抵御太平军殁于阵。著有《怀古田舍诗钞》。

  • 竖刁

    《左传.桓公十七年》载:春秋时齐桓公的宦官寺人貂谀事桓公。桓公卒,诸公子争立,寺人貂等恃宠争权,杀群吏,立公子无亏,齐国内乱。后因以“竖刁”或“竖刀”蔑称寺人貂。亦以泛指阉宦奸臣。《史记.齐太公世家》:“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竖刀因内宠杀群吏,立

  • 读音:Mán【源】 ①荆蛮之后,本姓蛮,后世音讹。遂为瞒氏,见《风俗通》(1,7,11,12,15)。②其先原姓盘,后改焉(7)。③长狄鄋瞒,春秋时夷国,防风氏之后,漆姓,其后有瞒氏(60,62)。鄋瞒,故国在今山东历城北,一说在今山东高宛(87)。【望】齐郡(17),荆南(60,418)。【人】瞒成,春秋时卫司徒(1,2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引《风俗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