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王锡爵、申时行等营救大理评事雒于仁,并请册立太子。

王锡爵、申时行等营救大理评事雒于仁,并请册立太子。

时雒于仁因上“酒色才气”四箴招致万历震怒,拟予严谴。焦竑《澹园集》续集卷十一《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定申公神道碑》:“庚寅元旦,上御毓德宫,召四辅入。上手示评事雒于仁疏,怒其语戆,欲重有所行遣。公力为解释,天颜顿和,即以册立、豫教请。上曰:‘皇长子伦序自定,须其稍壮行之。’因命皇长子出见。公贺曰:‘皇长子龙姿凤目,岐嶷不凡,此国家无疆之福也。’”“明日,公遂上疏曰:‘皇长子伦序已定,今皇上内断于心,外廷未知也。臣等虽承面命,海内未知也,惟亟下明诏,使天下知皇上笃于爱子,不出臣下之仰赞,而出于渊衷。皇上重于升储,不由外廷之陈请,而由于特诏,何盛如之!’上未即允。嗣后公或合疏,或特揭,皆未报。公又特疏曰:‘当今国家第一大事,无如册立元子,而臣等第一职业,无如建储一事。祖宗家法,储位未有不归元子者。祖法不可违悖,册立不可迟疑,一也。臣等先年奉旨云:‘立储以长幼为序。’上后屡屡言之。今年元旦,上手挈元子令臣等谛视,亲谕臣等长幼之序。言犹在耳,皇上岂得失信于天下,失信于臣等?二也。道路讹传,谓皇贵妃独蒙眷注,属意所生,中外臣民颇多后议。独臣等不信,以为元旦亲奉玉旨,谓皇妃每劝册立,安得此不根之言!乃今国泰之疏既上而不报,已票而不行。外间疑议,以为皇贵妃姑令国泰塞责,皇上姑为皇贵妃解纷,使疑在宫闱,忧在社稷,何以杜百万军民之口,副四海九州之心?三也。臣等谓祖宗一定之家法,决不可不遵;皇上已出之纶音,决不可不信。皇贵妃未白之心事,决不可不明。惟立决大计,早释群疑,幸甚。’上览奏,报可。仍令内侍传示阁臣候旨行。”又续集卷十六《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肃荆石王先生行状》:“庚寅元日,召四辅臣入,上手拥皇长子,令就视,辅臣趋拜,已命皇三子继出,辅臣拟拜如前,上力止之曰:‘不可。’旋出雒评事于仁疏,欲置之法,而独瞩先生,曰:‘卿意云何?’先生进曰:‘于仁诚有罪。第当以重法,则于仁之罪,人不知为讪上,而以为纳忠;皇上之法,人不知为治狂,而以为拒谏。’上意顿释。因以升储视朝请,上首肯之。明日,忽奉御札,以册立、豫教分为二事,一可一否,甚而疑群臣之请为离间。先生疏云:‘凡称离间者,本贵而间使贱之,本亲而间使疏之。皇上手拥皇长子明示臣等以长幼之序,臣等因而早劝册立,以成皇上之所欲贵,又因而进爱劳之说、豫教之方,以成皇上之所欲亲,何名为间也?’具道册立与豫教,一无可缓者。自后或公疏,或独请,后先六上,亹亹万余言。……既而连接御札:‘册立元子,伦序以定,朕岂有溺爱偏执之意?待过十岁大典,一并举行。’先生因谓同官曰:‘圣意无他,止以册立大事,不宜自臣下发之。吾辈但当拱默以俟耳。’”

猜你喜欢

  • 赵德齐

    【介绍】: 唐成都人。赵公祐孙,赵温奇子。袭二世画艺,奇逸笔,为时辈推许。所作祠壁画皆极精致。昭宗时迁翰林待诏。 【赵德齐作品 ==>】 

  • 江逌爇鸡

    江逌,东晋中军将军殷浩佐吏。曾向殷浩献策,以数百鸡相连,系火鸡爪,火烧姚襄的军营,取得胜利。事见《晋书·江逌传》。李瀚《蒙求》:“田单火牛,江逌爇鸡。”

  • 它山堰

    又称小江湖。在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建于唐太和七年(833),由当时水利家王元玮主持建造。此堰全长134.4米,宽4.8米, 高27米,堰坡左右有石级,堰体用巨大条石砌成。这一石坝水利工程的兴建,解决了二十余万亩农田的灌溉、宁波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 以及宁波平原因鄞江海水倒灌而造成的洪水泛滥和咸潮浸蚀的灾害。《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鄞县:小江湖“在府西南五十里它山下,即它山堰也。今曰南塘河。会稽、

  • 子胥弃江

    源见“伍胥潮”。谓忠直之臣遭谗遇害。唐 李白《行路难》之三:“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检索子胥弃江 ==>】 古籍全文检索:子胥弃江     全站站内检索:子胥弃江

  • 高云

    ?—409大燕皇帝。又作慕容云。字子雨。高句丽人。后燕主慕容宝养子。祖父高和,高句丽之支庶,自称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为人深沉有度量,厚重寡言。初侍太子慕容宝,拜侍御郎。及慕容宝即位,宝庶子慕容会求为太子不得,于永康二年(397)作乱,其领兵袭败会军,被慕容宝收为养子,赐姓慕容氏,封夕阳公。后燕建始元年(407),将军冯跋发动宫廷政变,杀慕容熙,立其为天王,复姓高氏,改元正始,国号大燕,都龙城

  • 后禁将军

    后(後) 官名。十六国前秦苻坚置,为四禁将军之一。统兵驻于京师,亦经常率军出外征讨。 【检索后禁将军 ==>】 古籍全文检索:后禁将军     全站站内检索:后禁将军

  • 历代名人年谱

    历(歷) 书名。清吴荣光撰。十卷。附《存疑及生卒年月无考》一卷。是历代大事纪要和有关人物事迹的总表。本司马迁《史记》年表之例,起汉高祖元年(前206),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分三栏,上书纪年,以正统纪年为主,附割据年号。中录纪事,据正史帝纪和载记、列传,扼要选录

  • 徐孝肃

    隋汲郡(治今河南淇县东)人。幼年丧父,事亲以孝闻。为父画像,立庙供奉,朔望享祭。及母老疾,亲侍数十年无忿恚之色。守祖父母、父母墓四十余年,披发跣足,遂以终身。 【检索徐孝肃 ==>】 古籍全文检索:徐孝肃     全站站内检索:徐孝肃

  • 冀宁道

    1914年由中路道改置,属山西省。治阳曲县 (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约当今山西沁源、屯留、长子、沁水、阳城以东,兴县、岢岚、岚县、方山、古交、太原、阳曲、盂县以南,石楼、交口、介休以北地区。1928年废。 1914年6月由中路道改名,治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属山西省。辖阳曲

  • 御茶房

    官署名。明朝内府所属机构。掌供奉皇帝及宫中茶酒瓜果。置提督太监正副二人,牌子四人,常行近侍无定员。宫廷祗应机构。明置,职司茶酒、瓜果。凡皇帝出朝、经筵讲筵御用茶,及宫中三时进膳,皇帝及中宫匕箸,均为其职掌。设牌子四人,常行近侍三、四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