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水
均,《汉书·地理志》作钧。汉水支流,上、中游即今河南西南部淅川,下游即汇合淅川以下的丹江,流入汉水。
【检索均水 ==>】 古籍全文检索:均水 全站站内检索:均水
均,《汉书·地理志》作钧。汉水支流,上、中游即今河南西南部淅川,下游即汇合淅川以下的丹江,流入汉水。
①官名。三国吴置,使典军粮。《三国志·诸葛恪传》引《江表传》:“权为吴王,初置节度官,使典军粮,非汉制也。”② “节度使”省称。③ 节制调度。《北齐书·唐邕传》:“七年,于羊汾堤讲武,令邕总为诸军节度。”官名,三国吴置,掌军粮。《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节度掌军粮谷。”注:“《江表传》曰:权为吴王,初置节度官,使典掌军粮,非汉制也。”
宋史原文: 李谷,字惟珍,颍州汝阴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少勇力善射,以任侠为事,颇为乡人所困,发愤从学,年二十七,举进士,连辟华、泰二州从事。 开运二年秋,出为磁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契丹入汴,少帝蒙尘而北,旧臣无敢候谒者,谷独拜迎于路,君臣相对泣下。
辽代统治所俘人口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建置。亦称投下军州。辽代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首领随皇帝征讨外族时,允许私自掳掠,所俘人口,集中一起,建州县以居之,称为头下,成为俘掠者(即头下主)的私有剥削对象。朝廷允许横帐诸王、国舅、公主创立州城,由皇帝赐给州县额,按额建立,其余人不得建城郭。这类军、州归头主私有,故名。其节度使由朝廷任命,刺史以下官吏皆以本主部曲充任。官位九品以下及井邑商贾之家所交税皆归头下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注引晋张骘《文士传》:“(蔡)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又名柯亭、千秋亭),见屋椽竹东间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蔡邕尝至柯亭,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发声
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四十里。为从来自浙入闽之间道。《方舆纪要》 卷97松溪县引 《闻见录》: “由县而北,至岩下村。又三里有小关,离关二里即新窑。”
计算功劳。明 张居正《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书》:“人臣自靖之义,若铢铢两两,计功程劳,以责望于上,似非所谓怀仁义以事君者也。” 并列 认真计算功绩和成果。明张居正《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书》:“人臣自靖之义,若铢铢两两,~,以责望于上,似非所谓怀仁
【介绍】: 元江西人。顺帝至正六年至京师上书言国家利害,帝览而喜之,特授江西儒学提举,不领职,时人皆以为贤。 【黄如徵作品 ==>】
约此时有《春晚寄钟尚书》诗,寄江西观察使钟传,言己老且病。又刘校书往歙州,隐有《送刘校书之瓣安寄吴常侍》诗送行,并嘱代向刺史吴圆转达自己近况。(见《罗隐集•甲乙集》卷一、卷九)
在湖南省中部偏北、湘江下游。属长沙市。面积1361平方千米。人口70.4万。辖16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高塘岭镇。1951年析长沙县西部置望城县。以县人民政府驻望城坡得名。属长沙专区。1951年县人民政府迁高塘岭。1952年属湘潭专区。1956年析利民乡入益阳县,1959年省入长沙县。
东晋十六国时前秦大臣王猛,入仕前一度隐居,以卖畚为生。曾遇到仙人买畚,言其当至大司马。见《晋书·王猛传》。后以“卖畚”喻指隐居。李白《留别王司马嵩》:“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