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银
原意为成色上好之银,明代作折粮银。始于正统元年(1436)。以米麦四石,折银一两,将南畿、江西、浙江、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岁入米麦四百余万石,折银百余万两,入内承运库,后其他地区亦大多行之,遂成定制。
【检索金花银 ==>】 古籍全文检索:金花银 全站站内检索:金花银
原意为成色上好之银,明代作折粮银。始于正统元年(1436)。以米麦四石,折银一两,将南畿、江西、浙江、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岁入米麦四百余万石,折银百余万两,入内承运库,后其他地区亦大多行之,遂成定制。
【生卒】:?-670 太宗子。贞观十三年封赵王。后历位右卫大将军,秦、梁二州都督。(,参见《新唐书》) 【李福作品 ==>】
述宾 响,回响,回声。斯,乃,就。好像回声响应那样。比喻反应迅速。《佛说四十二章经》:“犹响应声,影之随形。”△多用于描写投合呼应。→其应若响。也作“如响而应”、“如应斯响”。 【检索如响斯应 ==>】 古籍全文检索:如响斯应 全站站内检索:如响斯应
【生卒】:1666—1742清顺天大兴人,字玉圃,晚号笃斋。黄叔琳弟。康熙四十八年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吏部员外郎、御史、江南常镇扬道。以老致仕,家居七年卒。究心理学,以立诚为本。著有《广字义》、《近思录集注》、《既倦录》、《南台旧闻》、《南征纪程》、《中州金石考》等。
①唐时称河阳县治北中城及毗邻之中潬城、南城为河阳三城。三城皆濒临黄河。北中城,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筑,在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黄河北岸。北齐置行台,北周置河阳镇,隋移河阳县治此。唐建中二年 (781) 置河阳三节度使,会昌三年 (843) 兼置孟州。金大定中毁于河水,后复
即今福建石狮市东祥芝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 移祥芝巡司于此。
《隋书.炀帝纪》:“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六一六年),曾于东都洛阳景华宫下令征集萤火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照岩谷,以供其欣赏逸乐。其后附会为炀帝幸江都(扬州)时事。后因用“萤苑”为咏扬州
即东阳溪。在今浙江义乌市境。《水经渐江水注》:吴宁溪水“下径乌伤县入谷,谓之乌伤溪水”。
源见“杖头钱”。谓买酒畅饮。宋 苏轼《立春日病中邀安国》诗之二:“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清 赵翼《八十自寿》诗之二:“绿蓑泛雨船双桨,紫陌看花杖百钱。” 【检索杖百钱 ==>】 古籍全文检索:杖百钱 全站站内检索:杖百钱
见“葱岭”。 【检索波谜罗川 ==>】 古籍全文检索:波谜罗川 全站站内检索:波谜罗川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陆军军官之班秩、阶品、封赠、袭荫,以及官佐之任职,凡军官、官佐并领其籍。辖任官、赏赉、考绩、旗务四科。置司长一人掌司事,下设科长四人,科员四十人,副官一人,录事二十六人,各司其事。 【检索军衡司 ==>】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