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壬寅 公元342年

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壬寅 公元342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晉 ③司馬衍 建康 顯宗 2 2咸康8年  康帝六月即位
⑥李壽 成都 中宗 昭文 1 漢興5年  
前凉 ④張駿 姑臧  忠成公 1 1太元19年  盧水胡人
後趙(羯) ③石虎 太祖 2 1建武8年  
①拓跋什翼犍 雲中 高祖 昭成 1 建國5年  山西渾源西北
前燕 ②慕容皝 大棘城 太祖 文明  9年  内蒙
鐵弗匈奴 ③劉務桓 朔方    元年  
仇池氐 ④楊初 成縣西    5年  甘肅
①苻洪     33年  
①姚弋仲     31年  
丁零翟魏 ①翟斌     13年  
宇文鮮卑 ①宇文逸豆歸     10年  
乞伏鮮卑 ①乞伏司繁     14年  甘肅省
吐谷渾 ③葉延     14年  青海省
高句麗 (16)斯由 丸都城    12年  吉林省

月 曆 表 (建 寅)

5055—354—1846379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39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22
40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21
41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20
42      (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19
43 (5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18
44  (2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17
45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15
46     (2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15
47       (5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13
48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13
49 十一   (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2
50 十二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大事記

六月,成帝卒,弟琅邪王司馬岳嗣。十月,慕容皝遷都龍城。十一月,皝破高句麗,入丸都城,高句麗王釗遁,擄五萬餘口而還。十二月,石虎大興土木,作臺觀於鄴,又營長安、洛陽二宮 ,勞工四十餘萬人,船夫十七萬人,百姓失業。貝丘人李弘以圖讖聚衆起義,署置百官,事泄被殺。是歲,葛洪卒。


猜你喜欢

  • 洛漕新潭

    在唐东都城中,今河南洛阳市旧城南部。《元河南志》 载: 漕渠东北流,至立德坊之南,西溢为新潭。“长安中,司农卿宗晋卿开,以通诸州租船。四面植柳,中有租场,积石其下,于上布土。潭立石柱,马吉甫为其文,钟绍京书。后潭水浅,租船不能至”。

  • 大榆树

    集镇名。(1)在吉林省大安市东部。大榆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020。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屯。产鱼和芦苇。乾大公路经此。(2)在吉林省洮南市西北部。兴业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20。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始建。屯北有榆树一株,1912年洪水将屯淹没,而榆树挺立可见,故

  • 赤城山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18赤城堡:赤城山“山石多赤。《志》云:古赤城在北山,坐据高险,最得形胜,盖即此山矣”。 ②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南。《清一统志乌喇特》:赤城山“在旗(治所在今包头市西哈德门)西北一百里。蒙古名五蓝拜星”。 ③在今浙江天台

  • 五贡

    清代科举制度中五种“贡生”之总称。即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以五贡资格而获官者,均属正途出身。参见“贡生”。 【检索五贡 ==>】 古籍全文检索:五贡     全站站内检索:五贡

  • 谭拜

    ?—1650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剌氏。侍卫阿敦之子。少从征战。天聪五年(1631),以牛录额真随军围大凌河城,以功予骑都尉世职。八年(1634),迁甲喇额真。九年,随多尔衮等招抚察哈尔部众。崇德元年(1636),随武英郡王阿济格略明燕京(今北京),北趋卢沟桥,屡败明军。四年(1639),随郑亲王济尔哈朗破明兵于锦州城南,叙功加一云骑尉,继授兵部参政,兼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八年,率兵迎战明总

  •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比喻乱碰瞎闯,危险已极。语出《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慈禧太后演义》三八回:“俄舰自数万里到来,一股

  • 铁石岩

    在今江西信丰县南。《寰宇记》 卷108虔州信丰县: 铁石岩 “在县南。岩有二峰相对,空豁奇诡”。《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铁石岩 “在信丰县南二十里。亦名铁石碛。上有二门,中容百余家,产花果。又有古井,相传昔人多避寇于此”。

  • 鲁山

    ①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北,与淄博市交界处。《水经·沂水注》: “沂水又东南螳蜋水入焉。水出鲁山,东南流右注沂水。” 《寰宇记》 卷23沂水县:“螳螂山在县北百九十二里。《水经注》 云,螳螂水出鲁山,今按此山与大小二鲁山连接,前则平野弥望,清流萦带,南面有穴若门,直入二十里,可容方驾,游之清旷,非复人境也,西与新泰县分界。”②一名露山。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十八里。《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鲁阳县: “鲁山,滍

  • 五牧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北五牧村。《宋史·文天祥传》:南宋末,元兵进攻常州,“天祥遣其将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援常,至虞桥,士龙战死,朱华以广军战五牧,败绩”。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北运河北岸。《宋史·瀛国公纪》: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宋军援常州,尹玉与元兵战于五牧,即此。

  • 施雠

    西汉沛人,字长卿。受《易》于田王孙,后拜为博士。宣帝甘露中与诸儒杂论五经同异于石渠阁。为当时今文《易》施氏学之开创者。雠授张禹,禹授彭宣,由是施家有张、彭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