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征戍女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古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古乐府《木兰诗》记述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曾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杀敌立功。后用为咏巾帼英雄之典。
唐.徐凝《和白使君木兰花》诗:“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检索木兰征戍女 ==>】 古籍全文检索:木兰征戍女 全站站内检索:木兰征戍女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古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古乐府《木兰诗》记述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曾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杀敌立功。后用为咏巾帼英雄之典。
唐.徐凝《和白使君木兰花》诗:“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在山东省胶州市东部。面积85.2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小麻湾,人口1.1万。为一古老村庄,元、明时期就是胶州重要渔村和海产品集散地。以地处胶州之东,故名。1945年属麻湾区,1958年建和平公社,1984年改小麻湾镇,1993年更今名。2001年前店口乡并入。大沽河流过
擢为掌书记,摄观察判官。(见《十国春秋》卷六二,《南汉纪》卷一所载同)用拙,本名拙,以字行,连州(今广东连县)人。天祐元年(904)登进士第,授著作郎。二年奉使岭南,遂留居刘隐幕府。《十国春秋》本传又云:“未几,梁王全忠篡位,改元开平,用拙力劝仍奉天祐年号,烈宗多
亦作权力界限。原指各国因欲各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行动而共同划定的互不侵犯之特定地带。后指一国对于另一国领土内某一区域约定不割让与第三国,而承认该国享有特殊权益,不许他国染指。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了争夺势力范围的角逐。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德国强租
见“左教坊”、“教坊司”。 【检索右教坊 ==>】 古籍全文检索:右教坊 全站站内检索:右教坊
《续资治通鉴》卷六六:“癸丑。曾公亮等言河朔灾伤,国用不足,乞今岁亲郊两府不赐金帛,送学士院取旨。司马光言救灾节用,宜自贵近始,可听两府辞赐。王安石曰:‘昔常衮辞堂馔,时议以为衮自知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且国用不足,非当今之急务也。’光曰:‘衮辞禄,犹贤
用似蝇头般的小字写成的书。《南史.衡阳元王道度传》:“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侍读贺阶问曰:‘殿下家自有坟素,复何须蝇头细书,别藏巾箱中?’答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既易,且,更手写,则永不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巾箱五经自此始也。”钧:原齐高帝萧道成第十一子,后出继为衡阳元王。【词语蝇头细书】 成语:蝇头细书汉语词典:蝇头细书
又名汆来庙。即今江苏松江县南十七里泖港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金山县东北有 “大泖港”。
南朝陈后主《折杨柳》诗:“杨柳动春情,倡园妾屡惊。”隋江总和诗:“万里音尘绝,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天岭雪……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后遂以称柳絮为“倡园花”,以杨柳枝为“倡条”,并喻***。【词语倡园花】 汉语词典:倡园花
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北部。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麦州圩,人口6900。1950年前为都骑乡,后为云浮县二区。1958年置都骑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西江南岸丘陵广谷地区。主产稻、花生、木薯。有砖瓦、电池等厂和滩冲电站。都骑码头是水陆交通中
见“藏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