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
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亦作高丽城。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图们江东岸之古城村。清光绪 《珲春境内村屯里数》:“再由东岗屯起,西去高力城屯,至城二十五里,至东冈屯五里。” 附近有辽、金温特赫古城和明斐优城。
【生卒】:?——1282合鲁部人。善骑射。从铁木真平定西夏,又从阔出、忽都秃、铁木答儿定河南。1259年受忽必烈指令率领兵卒千人。铁骑三千迎由广西北上的兀良哈台到岳州。随从忽必烈在失木土平定叛王。至元七年(1270)授为蒙古诸万户府奥鲁总管。【生卒】:?—1282元人,合鲁氏。初为挏马官。从成吉思汗攻西夏。从阔出取河南。世祖即位,从征叛王于失土木之地。授蒙古诸万户府奥鲁总管。
《唐诗纪事》卷九:,“二月……三日,幸司农少卿王光辅庄。是夕岑羲设茗饮,讨论经史。武平一论《春秋》,崔日用请北面。日用赠平一歌曰:‘彼名流兮左氏癖,意玄远兮冠今夕。’”《太平御览》卷九七二:“唐《景龙文馆记》曰:四月上巳日,上幸司农少卿王光辅庄。驾还顿后,
【介绍】: 三国吴汝南人,字元耀。初拜郎中令,使魏,应对得体。迁犍为太守,寻擢太常,兼尚书令。年逾七十,辞官居章安,卒于家。刚毅正直,敕子弟勿治产业,不与民争利。 【陈化作品 ==>】
犹乐极生悲。唐 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 见“乐极生悲”。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古来常事。”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北。《舆地纪胜》 卷116化州: 特思山 “在吴川县西北五十里。《旧经》云: 以峭然特起为名”。《方舆纪要》 卷104吴川县:特思山在 “县西南 (北) 七十里。山势特兀,为众山最”。《清一统志 高州府》: 特思山,“ 《通志》: 其山高百余丈。云起则雨,每
【生卒】:约1521—约1594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伯龙,号少白,一号仇池外史。国子监生。善音律,擅词曲,兼工诗,不屑举子业。性任侠,嗜酒,足迹遍历吴楚各地。嘉靖间李攀龙、王世贞等文人名士,皆折节与之交游。同乡魏良辅变弋阳腔为昆腔,辰鱼得其传,依良辅所为昆腔创作传奇《浣纱记》。于是艳歌清引,传播戚里间,是为昆曲之始。所著尚有杂剧《红线女》、《红绡》,散曲集《江东白苧》及《梁国子生集》等。
1793—1873 清安徽霍山人,字彦甫,一字竹如,晚自号拙修老人。道光拔贡。咸丰、同治两朝历官刑部主事、直隶河间知府、山东布政使、刑部右侍郎等。主张立法必先便于民,方可行;信于民,方能久。同治五年(1866)因病辞官,归寓江宁(今南京)。笃信程朱,服膺朱熹“论是非不计利害
本名阿鲁补,金太宗子。天眷初,封虞王。海陵王时,遭忌被杀。
又名石壁寺。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五里石壁山南。北魏延兴二年(472)兴建。当时昙鸾大师住持寺中研究净土宗,名重一时,被誉为“神鸾”,后由弟子道绰继承。唐贞元十二年(796)重修,改名石壁永安寺。日本亲鸾接受昙鸾一脉相传的净土宗教义,建立净土真宗。日本佛教徒视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