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张志选刊行徐问《山堂萃稿》,唐顺之作序,张志选作跋。

张志选刊行徐问《山堂萃稿》,唐顺之作序,张志选作跋。

《山堂萃稿》,徐问所著诗文集。唐序署“嘉靖辛丑夏五月,同邑后学荆川生唐顺之应德甫顿首书”,张跋署“嘉靖年辛丑长至,晋江后学行吾子张志选以学甫顿首书”。《静志居诗话》卷九:“徐问字用中,武进人。弘治壬戌进士,除广平推官,召为刑部主事,转郎中,出知登州府,调临江,迁长芦盐运史,历广东左布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拜兵部侍郎,改礼部,进户部尚书。谥庄裕。有《养斋集》《山堂萃稿》尚书五律,清高深稳。歌行如:‘山鸡野鹤自啼舞,赤日照耀神仙宫。’‘悬崖石壁置台观,凌虚下瞰冯夷宫。’‘寒潮涌日下孤岛,潮回响聒晨昏钟。’颇具谪仙风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六集部别集类存目三著录徐问《山堂萃稿》十六卷,提要曰:“是编诗六卷,文十卷,而奏疏三篇附诗之末,体例殊别。其诗文平正通达,而伤于浅易。中有孙伟、方豪、黄佐三人评语,盖即以点勘之本附雕,亦非古式。”徐问另有《读书札记》八卷。《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六•庄裕徐养斋先生问》:“先生为旧论缠绕,故于存养省察,居敬穷理,直内方外,知行,无不析之为二,所谓支离之学,又从而为之辞者也。其《读书札记》第二册,单辟阳明,广中黄才伯(黄佐)促而成之。”《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三子部儒家类三著录《读书札记》八卷,提要曰:“明徐问撰。……是书乃问巡抚贵州时,与门人问答,随时札记而成。所论天文、历象、山川、性理、六经、四子书皆守先儒成说。其论学则一本程、朱,而力黜姚江之学。如古本《大学》、亲民格物、知行合一各说,皆逐条辨正。尝与罗钦顺书云:‘王氏之学本诸象山,至今眩惑人听。’《读书札记》第二册实辟其说。盖以广中侍读黄才伯促而成之。才伯者,黄佐字也。所云第二册者,即指此本第五卷。今核其所辟各条,大都托之或谓,又称为近学、世学,而并未斥言。盖是时王学盛行,羽翼者众,故问不欲显示排摈。然所摘发,多能切中症结,迥异乎陈建诸人,叫嚣毒詈,如不共戴天者。史称问官长芦运使,终任不取一钱,则与言清行浊者异。又载问官贵州巡抚时,破独山州贼蒙钺,则与迂疏无用者亦异。宜其言笃实切近,无讲学家之积习矣。”《明诗纪事》丁签卷九录徐问诗六首。

猜你喜欢

  • 厄碑都拉

    见“额贝都拉”(2532页)。

  • 甑尘

    同“甑尘釜鱼”。唐卢纶《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诗:“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闽徐夤《邑宰相访翼日有寄》诗:“渊明深念郄诜贫,踏破莓苔看甑尘。”【词语甑尘】   汉语词典:甑尘

  • 公元1798年。

  • 蜀都换裘

    借指不惜千金置酒为饮。宋刘筠《劝石集贤饮》诗: “鲁壁休分科斗字, 蜀都且换鸘裘。 ”○鸘换酒 【检索蜀都换裘 ==>】 古籍全文检索:蜀都换裘     全站站内检索:蜀都换裘

  • 宪政编查馆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考察政治馆改设。议复奉旨交议有关宪政折件,承拟军机大臣交付调查各件,编订宪法草案,审查法律馆及各部院所订法规法典、统计全国政要等事。由军机处王大臣督饬,下置提调二人管理馆务。设编制、统计二局和庶务、译书、图书三处,直辖官报局

  • 胡口引

    读音:Húkǒuyǐn历史上鲜卑族姓氏。与 “古口引” 同,或省作“胡引”。《魏书·官氏志》 误作 “胡古口引”。详见“胡古口引”条。

  • 烈万华

    定安国王。渤海遗人。渤海国亡,其西南部部分居民为反抗契丹人统治,保据一隅,建国改元,称定安国。万华为见于史载的第一个定安国王,但时距渤海灭亡已45年。宋开宝三年(970),女真人遣使朝宋,曾附表贡方物。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时,史书记载的定安国王为乌玄明。乌约在开宝九年继其位。

  • 北独山

    在今安徽全椒县西。《明一统志》卷18滁州:北独山“在全椒县西六十里。崒然特起,不与众山相接。上有汉高祖庙及古塔”。

  • 秃思忽

    即“图苏胡城”(1437页)。

  • 父执

    父亲的友辈。杜甫《赠卫八处士》:“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