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最初喻别离后思念恋人之情,后则泛指对亲人或朋友思念的殷切,古代民歌说,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天没见到她,却好象挨过三秋啦。

【出典】: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例句】:

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


主谓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语本《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红楼梦》82回:“好容易熬了一天。真真古人说~,这话再不错的。”△褒义。多用于思念方面。→一日三岁 朝思暮想 ↔无动于衷。 也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解释形容对人思念心切。

出处《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东周洛邑一带的十首民歌,即为《王风》。《王风》中有一篇《采葛》,描写对爱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激烈。这首诗写道:

那个采葛的人儿啊,是我思慕的对象。

一天见不到,就像已过了三个月。

那个采蒿的人儿啊,是我思慕的对象。

一天见不到,就像已过了九个月。

那个采艾的人儿啊,是我思慕的对象。

一天见不到,就像已过了整三年。

热恋中的情人无不希望朝夕相守,耳鬓相磨,即使短暂的分别,也会觉得漫长难耐、度日如年。《采葛》准确地捕捉住了这种普通而又普遍的情感,采用反复吟诵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将它展现了出来。三段诗歌,从“三个月”到“三年”,思念的感情一层深过一层,而反复的吟咏,也足以引起听众的共鸣。

近义度日如年

反义光阴似箭

例句

小王刚刚出差一天,已经按捺不住对女友的思念,对他们来说,真是“一日三秋”啊!


【词语一日三秋】  成语:一日三秋汉语词典:一日三秋

猜你喜欢

  • 方东树再适粤东。

    《方仪卫先生年谱》曰:“四月,再适粤东,访按察使某公不遇,旋归。”

  • 子都

    古代美男子的名字。《诗.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狂且:行动轻狂的人。又《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但不详为何时人。清代阎若璩《释地》则说:“子都,古之美人也,亦未详为男为女。”【词语子都】   汉语词典:子都

  • 级纪抵销

    清代吏部的处罚制度。官员因过失给予降级、罚俸处罚者,准许本人所得加级、纪录抵销。有加级,则抵销其降级。有纪录,则抵销其罚俸。加一级可抵销降一级,兵部所叙军功加一级可抵销降二级。纪录一次可抵销罚俸六月,兵部所叙军功纪录一次可抵销罚俸一年。欲以加级抵销罚俸者

  • 鲤鱼江镇

    在湖南省资兴市西部。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鲤鱼江,人口2.1万。因附近江中昔多鲤鱼,故名。1949年属城厢区。1956年为鲤鱼江镇。1958年与文昌乡合并为燎原公社。1959年并入郴县。1961年划属东江市。1962年撤销东江市,恢复资兴县,复置鲤鱼江镇。主产蔬菜、

  • 洮安县

    1914年改靖安县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在白城子 (今吉林白城市)。1929年直属辽宁省。1950年改名白城县。 旧县名。(1)原名靖安县,因与江西省靖安县重复,1914年改名,因地处洮儿河沿岸,为祈祷此地长久平安,故名。治白城子(今吉林白城市城区)。原属奉天省,1929年改隶辽宁

  • 民和年稔

    犹民乐年丰。《后汉书.桓帝纪》:“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 见“民和年丰”。《后汉书桓帝纪》:“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普天率土,遐尔洽同。”

  • 噶杂那齐伯克

    即“噶匝纳齐伯克”。 【检索噶杂那齐伯克 ==>】 古籍全文检索:噶杂那齐伯克     全站站内检索:噶杂那齐伯克

  • 赵之谦撰成《寰宇访碑录》五卷并自序。

  • 公勝

    读音:Gōngshèng【综】 公胜生著书,见《汉书·艺文志》(9,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汉书·艺文志》有《公胜子》五篇。

  • 释慧琳

    南朝宋秦郡秦县(今江苏六合)人,少出家,有文才,兼通佛道,所著《均善论》为文帝赏识,引与参议政事,势倾一时。所注《孝经》、《庄子·逍遥篇》等传于世。(,参见《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