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汉语词典>五体投地在词典中的解释
wǔ tǐ tóu dì

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读音为 wǔ tǐ tóu dì。意思是: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指两肘、两膝和头顶着地,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繁体五體投地

拼音 wǔ tǐ tóu dì

注音ㄨˇ ㄊㄧˇ ㄊㄡˊ ㄉㄧˋ

词语解释

  • [adulate;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sb. in admiration]指两肘、两膝和头顶着地,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网络解释

  • 五体投地
    1. 五体投地:成语,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在 《佛学大辞典》 中的 解释: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
    2. 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