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词语百科>锣鼓杂戏在词典中的解释
luó gǔ zá xì

锣鼓杂戏

求解答,词语锣鼓杂戏是什么意思?再说说锣鼓杂戏有什么含义,锣鼓杂戏怎么读,锣鼓杂戏的近义词,锣鼓杂戏的反义词以及相关的词语和同义词等?

繁体鑼鼓雜戲

拼音 luó gǔ zá xì

词语解释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龙岩杂戏”,是山西省、河南省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唐代贞元二年的临猗县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故锣鼓杂戏又有“龙岩杂戏”之称。锣鼓杂戏的唱腔音乐体制为吟诵体,以吟为主,间以散文念白。锣鼓杂戏的伴奏乐器没有弦乐,而以大锣大鼓为主。锣鼓杂戏在表演上有许多固定的程式动作,如武戏中的枪挑盔缨、刀削马蹄、搭弓射箭、交战突围之类,多源于武术而适当虚化。2006年5月,锣鼓杂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编号Ⅳ-88。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