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中医中药>中药材

甜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甜果藤

药材名称甜果藤

拼音Tián Guǒ Ténɡ

别名定心藤、铜钻

来源茶茱萸科甜果藤属植物甜果藤Mappianthus iodoides Hand.-Mazz.,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黄疸,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甜果藤

药材名称甜果藤

拼音Tián Guǒ Ténɡ

别名黄马胎、假丁公藤、铜钻、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黄九牛、电铜钻、黄藤、走马胎、羊不吃。

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定心藤的根及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ppianthus iodoide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挖取根部或割下藤茎,切片,晒干。

原形态定心藤 木质藤本。幼枝褐黄色,具棱,被黄褐色糙伏毛,老枝灰色,渐无毛,具灰白色皮孔;卷须粗壮,与叶轮生。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6-14mm,圆柱形,上面具窄槽,疏被或密被黄褐毛糙伏毛;叶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8-17cm,宽3-7cm,先端渐尖至尾尖,有长1-1.5cm钝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干时上面榄绿色,近无毛,下面赭黄色至紫红色,略被毛;中脉表面凹下,背面突起,侧脉3-6对,弧曲上升,在背面与细网脉均突起。雌雄异株,雄花序交替腋生,长1-2.5cm,花序梗长约1cm,被糙伏毛;花冠黄色,微香,长4-6mm,5裂片,裂片卵形,先端内弯,外面密被黄色糙伏毛,里面被短绒毛;雄蕊5,花丝干时橙黄色,长约3-4mm,花药黄色;雌蕊不发育,子房圆锥形,长约2mm,花柱长2-3mm。雌花序交替腋生,长1-1.5m,粗壮,被黄褐色糙伏毛,花序梗长5-8mm,雌花花梗长2-10mm;花萼浅杯状,长1-1.5mm,裂片5;花瓣5,长圆形,长3-4mm,先端内弯,外面密被黄褐色糙伏毛,里面被短绒毛;退化雄蕊5,花丝扁线形,花药卵状三角形;子房近球形,长约2mm,密被黄褐毛硬伏毛,柱头盘状,5圆裂。核果椭圆形,长2-3.7cm,宽1-1.7cm,疏被淡黄色硬伏毛,熟时橙黄色,果肉薄,甜,干时具下陷网纹及纵槽。种子1颗。花期4-8月,雌花较晚,果期6-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800m的疏林、灌丛及沟谷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阴凉湿润的环境,耐阴、耐湿、耐寒。在高海拔或丘陵地带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以土层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夏末至秋季果实陆续成熟,选择第一、二批饱满的果实,去掉果皮,洗去果肉,把种子稍晾干后可立即播种。选择有适当荫蔽条件的地方作苗床,开沟点播,沟距35cm,种子粒距3-4cm,覆土2cm,浇水保湿。当苗高25-30cm时,按行株距60cm×60cm开穴,每穴栽1株。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风除湿。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或研粉,每次0.9-1.5g。外用:适量,研末,撒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筋挛

    证名。亦称筋瘛。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搏于筋,则为筋挛。”多因感受外邪,或血少津亏,筋脉失于荣养所致。《张氏医通挛》:“《内经》言:挛皆属肝,肝主筋故也。有热有寒,有虚有实

  • 佛甲草

    《中药大辞典》:佛甲草药材名称佛甲草拼音Fó Ji Co别名火烧草、火焰草(《履巉岩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采药录》),禾雀蜊(《广州植物志》),万年草、午时花、小叶刀掀草(《福建

  • 白鹤散

    药方名称白鹤散别名提毒散处方寒水石2两(软者。烧不爆散者,乃是寒水石;烧爆裂散,即是石膏,不可用)。制法上用炭火烧寒水石通赤,为细末。功能主治疮肿,热毒肿硬难消。用法用量提毒散(《普济方》卷二七八引《卫生家宝》)。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三

  • 冷痫

    病证名。又名冷涎呕吐。指泛吐痰涎,遇冷即发的病症。《证治要诀诸嗽门》:“又有中脘伏痰,遇冷即发,俗谓之冷痫。”见冷涎呕吐条。

  • 葱涎膏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吉氏家传方》:葱涎膏药方名称葱涎膏处方葱叶7条,猪牙皂角(为末,去皮)7条。制法上烂研,用皂角末成膏。功能主治婴儿初生3-5日,鼻塞气急,饮乳之时啼叫不止。用法用量贴在囟门上。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吉氏家传方》《得效》卷十一:葱涎

  • 连翘消肿汤

    药方名称连翘消肿汤处方连翘3钱,防风3钱,荆芥3钱(炒),巴戟天5钱(去心,盐水炒),桑螵蛸3钱(盐水炒),当归3钱,川芎1钱半(炒),川膝1钱半。功能主治一切鹤膝风,两膝肿痛,不能行走,昼轻夜重。用法用量葱白3寸为引。摘录《揣摩有得集》

  • 金樱酒

    药方名称金樱酒处方金樱子(去刺并子)。功能主治吐血,衄血。用法用量酒煎服。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验方》

  • 百岁铁娃丹

    药方名称百岁铁娃丹处方当归2两,枳实(炒)1两,神曲(炒)1两,山楂1两,全蝎1两,麦芽(炒)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消化积聚,消热祛风。主小儿停食停乳,积滞不化,腹膨胀满,大便秘结,急热惊风。用法用量每35两细末兑入牛黄2两,朱砂20两,豆霜2钱5分,共为极细末

  • 郑承海

    【介绍】:清末医家。字青岩。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次子,郑承湘之弟,亦继家学,撰有《喉科杂证》一书,未见刊行。

  • 参芪保胎膏

    药方名称参芪保胎膏处方人参15克黄芪30克 生地20克阿胶30克 白蜜100克制法先将人参、黄芪、生地加水500克煎两次,取汁浓缩至300克;阿胶加水100克隔水蒸化,然后在人参、黄芪、生地浓缩汁中加入阿胶和白蜜100克,收膏(共500克)装瓶。功能主治补气,滋阴止血。适用于气阴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