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子。父战死,为隋文帝收养,赐姓杨。善骑射,有将帅才。大业初,从军攻汉王谅,以少击众,进位上大将军。大业八年,隋炀帝攻高丽,常为先锋,曾一日七捷。十年,率军攻高士达、张金称军,擒杀张金称。又入豆子䴚,破格谦军十余万人,俘格谦。炀帝忌其威名,召为礼部尚书。义臣入朝,民军军势复盛,寻卒。(,参见《北史》)隋代郡人。本姓尉迟,幼养于宫中,赐姓杨。长,以父功拜陕州刺史。性谨厚,能驰射,从破突厥,击平杨谅叛
【介绍】: 宋河南人,字应之。登进士第。补安肃军判官,上疏请饬边备,真宗识其名。累官枢密副使,无所建树。罢知河阳,改蔡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恭惠。 【任布作品 ==>】
【介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时闽王王审知侄。曾任泉州刺史,吏民安之,呼为“招宝侍郎”。后渐骄纵,被黜归私第。多才工诗,兼通禅理,对避乱入闽的著名文人韩偓、崔道融等,皆以礼遇之。《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存其诗2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收1首又2句。
集镇名。在河北省献县城北部。商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010。因村民经商的较多,故名。《读史方舆纪要》河间府河间县:“商家林在府南三十里。南去献县亦三十里。行旅必经之地。”产小麦、玉米、花生。草编织为民间传统手工艺,所产草帽久负盛名。106国道经此。
元分六番招讨司置,属土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明洪武六年(1373)与六番招讨司合并为天全六番招讨司。 元置,治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属雅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与六番招讨司合置为天全六番招讨司。
维摩示疾原非疾,原宪虽贫岂是贫。纺妪固尝占异梦,肉芝还以献畸人。”
【生卒】:1635——1709 字敬修。孝感(今属湖北)人。顺治进士。历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初年,屡上疏论朝政、民生,隐指鳌拜专权,吏治不清。请定制度,正风俗。历充经筵讲官,五次主持会试。修撰《圣训》、《实录》、《明
在今广西桂平县北。《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高振岭 “在府北百余里。成化二年,韩雍讨大藤峡,登岭督战处”。
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南七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王侯峰“高数百仞,周三十五里。《志》云:宋元丰中,郡守王泊葬其下,峰因以名”。
唐方镇名。上元元年(760)置渭北鄜坊节度使,大历六年(771)更名渭北节度使。初治坊州(治今陕西黄陵南),建中四年(783)徙治鄜州(治今陕西富县)。辖境屡变,久领鄜、坊、延三州,约东至今陕西延川、黄龙,西至志丹及甘肃交界,南至宜君,北至子长。中和二年(882)号保大军。天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