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宋史·段少连传》

《宋史·段少连传》


宋史
原文
    段少连,字希逸,开封人。倜傥有识度。举服勤词学,知崇阳县。崇阳剧邑,自张咏为令有治状,其后惟少连能继其风迹。权杭州观察判官。太后崩,召为殿中侍御史,与孔道辅等伏阁言郭皇后不当废,少连坐赎。复上疏曰:“陛下亲政以来,进用直臣,开辟言路,天下无不欢欣。一旦以谏官、御史伏阁,遽行黜责,中外皆以为非陛下意。且伏阁上疏,岂非故事,今遽绝之,则国家复有大事,谁敢旅进而言者。昔唐阳城、王仲舒伏阁雪陆贽,崔元亮叩殿陛理宋申锡,前史以为美事。”疏入不报。未几,除开封府判官,出为两浙转运副使。旧使者所至郡县,索簿书,不暇殚阅,往往委之吏胥,吏胥持以为货。少连命郡县上簿书悉缄识,遇事间指取一二自阅,摘其非是者按之,余不及阅者,全缄识以还。由是吏不能为奸,而州县簿书莫敢不治矣。部吏有过,召诘曰:“闻子所为若此,有之乎?有当告我,我容汝自新;苟以为无,吾不使善人被谤,即为汝辨明矣。”吏不敢欺,皆以实对。少连每得其情,谆谆戒饬使去,后有能自改过者。犹保任之。秀州狱死无罪人时少连在杭吏畏恐聚谋伪为死者服罪款未及缀属少连已拏舟入城讯狱吏具服请罪以为神明。是时,郑向守杭,无治才。讼者不服,往往自州出,径趋少连;少连一言处决,莫不尽其理。徙使淮南,兼发运司事,加兵部员外郎。又徙陕西。附马都尉柴宗庆知陕州,纵其下挠民,少连入境,劾奏之。擢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知广州。时元昊反,范仲淹荐少连才堪将帅,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泾州,改渭州,命未至而卒。少连通敏有才,遇事无大小,决遣如流,不为权势所屈。既卒,仁宗叹惜之。
(节选自《宋史·段少连传》)

译文
    段少连,字希逸,开封人。仪表出众,风流倜傥而有见识和气度。考中服勤词学科,担任崇阳县知县。崇阳是政务繁多的县,自张咏任县令有政绩后,只有段少连在后任者中能继续保有这样的政绩。代理杭州观察判官。太后去世,召入朝中担任殿中侍御史,与孔道辅等人跪伏在阁门说郭皇后不当废掉,段少连被罚以财物赎罪。他再次上疏说:“陛下亲政以来,进用正直的大臣,广开言路,天下人无不欢欣鼓舞。一旦因谏官、御史伏阁门议事,立即就贬黜责罚,朝廷内外都会认为这并不是陛下的本意。而且伏阁上疏,难道不是惯例?现在突然杜绝它,那么国家再有大事,谁还敢一起进言呢?过去唐朝和阳城、王仲舒伏阁为陆贽洗清罪名,崔元亮也在殿堂叩头为宋申锡申辩,前代史官都当作美事来记载。”奏疏递上,没有答复。不多久,授任开封府判官,又出朝担任两浙转运副使。过去转运使到达郡县,要来簿册文书,没时间看完,往往就委托给手下官吏,这些官吏拿着这些书簿来索取财货。段少连命令郡县进呈的登记文书都要密封好,遇事拿出一二本翻阅,发现不符之处就予以查究,其他来不及看的,全部封好退还。于是手下官吏不能作弊,而各州县的登记簿册也不敢不认真了。手下官吏有了过错,就召来责问:“听说你这样,有这回事吗?有就应当告诉我,我允许你以后改正;如果认为没有,我也不会让好人受诽谤,马上就为你辩明。” 手下官吏都不敢欺瞒,以实相告。段少连每次知道情况后,都诚恳地劝诫他们后再让他们离开,以后有了自行改过的,段少连还会保举他们。秀州狱中屈死了无罪的人,当时段少连在杭州,狱吏们心中畏惧,聚在一起商量,伪造死者认罪的材料,还没完成,段少连已经乘船入城。审讯狱吏,都服罪请罪,把段少连看作神明。此时,郑向为杭州太守,没有治理才能。打官司的人不信服他,往往从州中出来,直接去找段少连;段少连一语裁决,无不合情合理。调任到淮南,加任兵部员外郎。又调到陕西。驸马都尉柴宗庆做陕州知州,纵容部下搅扰百姓,段少连入境后,向朝廷举报弹劾了他。提升为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做了广州知州。当时赵元昊反叛,范仲淹推荐段少连,说他有才干可任将帅,升任龙图阁直学士,做了泾州知州,又改任渭州,任命还没送到就去世了。段少连才思敏捷,遇事不论大小,都能顺利迅速地处理好,不屈服于权势。死后,仁宗深为惋惜。 

《宋史·段少连传》    

猜你喜欢

  • 曼倩三冬

    《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字曼倩,……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汉武帝即位后下诏求方正贤良之士。东方朔上书自荐,中有“三冬文史足用”之语。后因用为启迪蒙学典事之一例

  • 徐倬

    【生卒】:1624—1713明末清初浙江德清人,字方蘋,号蘋村。明末为倪元璐、刘宗周弟子。清初入谷应泰幕府,为撰《明史纪事本末》。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侍读。三十三年因故被劾归里。以编《全唐诗录》擢礼部侍郎。工诗文。有《蘋村集》。

  • 同卷,《独立》:“篱门一徒倚,今夜天星繁。

    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 虚己受人

    谓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韩诗外传》卷二:“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宋.彭龟年《论群臣进言当酌是非早赐处分疏》:“臣仰惟陛下自即位以来,隆宽待下,虚己受人,听纳之勤,前古无有。” 并列 虚己,虚心。不怀成见,虚心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

  • 东绫锦使

    官名。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东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 【检索东绫锦使 ==>】 古籍全文检索:东绫锦使     全站站内检索:东绫锦使

  • 竻竹城

    即今越南河内市。《资治通鉴》: 唐大中十二年 (858),王式为安南都护。“式有才略,至交趾,树竻木为栅,可支数十年,深堑其外,泄城中水,堑外植竹,寇不能冒”。胡注: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竻竹,刺竹也,芒则森然。……传闻交趾外城亦是此竹,正王式所植者也。”

  • 司马印

    ?—前205 秦末人。随六国贵族后裔起兵反秦,为赵将,定河内,数立战功。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立为殷王,王河内地,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二年降刘邦,以其地为河内郡。 【检索司马印 ==>】 古籍全文检索:司马印     全站站内检索:司马印

  • 齐政

    【介绍】:明淮安府山阳人。建文二年进士。永乐中知嘉兴府,时征民铸钱,使民更番为役,役讫而无妨农政。

  • 邢献之

    【介绍】: 明应天府高淳人。读书能文,精刻工,兼善绘事,能在胡桃上绘十八罗汉及屋宇松竹,即雕镂于上,并加题咏。 【邢献之作品 ==>】 

  • 临洮县

    ①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史记· 蒙恬传》: 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西汉为南部都尉治。晋惠帝分属狄道郡。北魏废。西魏大统中于故治置溢乐县。隋大业初复改临洮县,义宁二年(618) 又改名溢乐县。②北魏置,属顺阳郡。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西魏废。③1928年改狄道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