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十四日,方回卒,年八十一。

十四日,方回卒,年八十一。

方回卒年,据陈栎《哭方虚谷先生》诗题下注云:“丁未岁正月十四日,卒于杭。”(《定宇集》卷十六)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人。著有《璧流集》《桐江集》八卷、《桐江续集》三十六卷、《读易释疑》《易中正考》《皇极经世考》《续古今考》三十七卷、《历象考》《衣裳考》《玉考》《先觉年谱》《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名僧诗话》等。《元诗选》初集甲集选其诗124首。生平见洪焱祖《方总管回传》《新安文献志》卷九十五上)。戴表元《桐江诗集序》:“紫阳方使君,平生于诗无所不学,盖于陶、谢学其纤徐,于韩、白学其条达,于黄、陈学其沉鸷。而居常自说欲慕陆放翁,岂其暮年安贫守经,忘怀出处,有偶相貌类者,而姑引之以自托耶?……故其为诗,笙鸣镛应,磁动针合,虽不规规求与之似,而自有不容不似者,其居使之然乎?”(《剡源文集》卷八)戴表元《紫阳方使君文集序》:“一夕,乃得尽其平生制作读之,荧荧乎河汉之光华,而阴明舒惨,若有鬼神物怪先后而翕忽之也。恢恢乎太山乔岳、长川巨渎之喷薄氛祲,而龟鼋蛟鳄,豹犀虎象,出没震耀之不可狎也。熙熙乎时春美卉,平郊茂樾,舆马丰腆,而衣冠靓侈,舒眉酣气,乐闻歌谣之奏也。呜呼!是岂非精气之英,统绪之会,而诸老先生未尽之泽者哉!”(《剡源文集》卷十一)《石洲诗话》卷五:“虚谷自言七言决不为许浑体,妄希黄、陈、老杜,力不逮,则退为白乐天及张文潜体。五言慕后山苦心久矣,亦多退为平易,盖其职志如此。”四库提要卷一六六:“《桐江续集》三十七卷,元方回撰。……回人品卑污,见于周密《癸辛杂识》者,殆无人理。观其集中诸文,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馀力,居然醇儒之言。就文言文,要不可谓其悖于理也。其诗专主江西,生平宗旨,悉见所编《瀛奎律髓》中。虽不免以粗率生硬为老境,而当其合作,实出宋末诸家上,更不能以其人废矣。”《白雨斋词话》卷一:“方回词,胸中眼中,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全得力于楚骚,而运以变化,允推神品。”

猜你喜欢

  • 题马鞭

    《初学记》卷二二引三国 魏 曹丕《临涡赋》:“建安十八年,从上拜坟墓,遂乘马游观东固,遵涡水,驻马书鞭,为《临涡赋》。”后用为咏文采的典故。形容才思敏捷。北周 庾信《伤王司徒褒》诗:“辩足观秋水,文堪题马鞭。” 【检索题马鞭 ==>】 古籍全文检索:题马鞭    

  • 罗汉山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十里。《明史 地理志》城步县: “东南为罗汉山。” 《清一统志宝庆府一》: 罗汉山 “有十八峰相连,故名”。 在河北省承德市区武烈河东岸。为承德名山之一。海拔455米。其东、南各有两峰,诸峰如罗汉聚首,故名。已辟为旅游点。

  • 雷州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雷州路置,属海北海南道。治所在海康县 (今广东雷州市)。次年属广东等处行中书省,九年 (1376) 属广东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湛江、遂溪、徐闻等市县地。清属广东省。1912年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雷州路置,治海康县(今广东雷州市)。辖境相

  • 克度关

    明置,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镇。《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克度关,“《志》云:在定番州东南百八十里,接广西境,属克度里管辖”。

  • 飞鸟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以飞鸟镇置,治今四川省中江县东南飞鸟北三十五里。属梓州。大业初属新城郡。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迁治今飞鸟。仍属梓州。元废。

  • 古族名。最早见于甲骨卜辞。殷周时又称羌方,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部分与周族杂居,结为婚姻集团,曾助周伐商。秦逐诸戎,被迫西迁。秦厉公时秦奴无弋爰剑逃入“河湟间”,教诸羌人耕牧,部落始盛。其俗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畜牧为业。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

  • 契嵩

    【生卒】:1007—1072宋僧。藤州镡津人,俗姓李,字仲灵,自号潜子。七岁出家,十三落发,十九游方,得法于筠州洞山之聪公,住南屏最久。仁宗庆历间,隐居钱塘灵隐大桐坞永安精舍。皇祐中入京师,两上万言书,赐号明教大师。博通内典,尝作《原教孝论》以与当时辟佛者抗。为文雄伟,能自畅其说。有《治平集》、《镡津集》。

  • 刘巨荣

    【生卒】:?—889【介绍】: 唐徐州人。初为州大将。后累迁山南东道节度使。以镇压黄巢军有功,迁检校礼部尚书,进检校司空,封彭城县侯。后为秦宗权所攻,奔成都,为田令孜所杀。 【刘巨荣作品 ==>】 

  • 黄蓬山

    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77沔阳州: 黄蓬山在 “州南二百里大江之旁。其山延绵环结,上有城,亦曰却月城。城外有台。相传鲁肃屯兵于此。山下有湖,为黄蓬湖。元末徐寿辉陷沔阳,陈友谅起兵于黄蓬以应之。友谅,沔阳人。其父黄蓬渔子也”。《清一统志 汉阳

  • 砚丘

    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寰宇记》 卷10宛丘县: “砚丘,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五丈。古老传云:楚王灭陈,于此燕会军土,遂名醼丘。后人语讹为砚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