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辛卯 公元391年

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辛卯 公元391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晉 ⑨司馬曜 建康  2 2太元16年  
前秦 ⑥苻登 長安 太宗 1 太初6年  
後燕 ①慕容垂 中山 世祖 成武 2 2建興6年  
西燕 ⑦慕容永 長子   1 中興6年  
後秦 ①姚萇 常安 太祖 昭武 2 2建初6年  
西秦 ③乞伏乾歸 金城 高祖 武元王 2 1太初4年  
北魏 ①拓跋珪 平城 太祖 道武 4 1登國6年  
後凉 ①呂光 姑臧 太祖 懿武 4 2麟嘉3年  稱三河王
丁零翟魏 ⑤翟釗 滑臺   1 定鼎元年  十月改元十月
前為建光4年
鐵弗匈奴 ⑥劉衛辰 代來城    32年  十一月被部下
所殺
仇池氐 ⑨楊定 治歷城    7年  成縣北
吐谷渾 ⑥視羆     元年  青海
高句麓 (18)伊連 丸都城    8年  吉林省

月 曆 表 (建 寅)

5104—355—1864275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27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1
28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19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9
30   (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17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17
32      (3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15
3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14
34  (3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13
3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12
36     (3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12
37 十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0
38 十二 (3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9

大事記

二月,燕遣將攻賀染干及訥。五月,後秦姚萇與秦苻登戰,先敗後勝。六月,燕兵前後破賀染干及訥,徙染干部於中山。西燕慕容永攻晉洛陽,敗還。七月,乞伏乾歸等破俘鮮卑大兜部衆。十月,魏拓跋珪破柔然,徙其部衆於雲中。丁零翟遼卒,子釗立,改元定鼎。十一月,拓跋珪大破匈奴劉衛辰部,衛辰為部下所殺,子勃勃遁。珪殺衛辰宗黨五千餘人,河以南諸部皆降,獲馬三十萬匹,牛羊四百萬頭。十二月,後秦姚萇敗苻登於安定。


猜你喜欢

  • 贵妃捧砚

    宋.刘斧《摭遗》:“李白失意游华山,过县,宰方开门决事,白乘醉跨驴过门,宰怒,不知太白也。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辄敢无礼!’白乞供状,状无姓名,曰:‘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授砚,力士抹靴,天子殿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我骑驴?’宰惊起,揖曰:‘不知

  • 潩水

    又名浍河、艾城河。颍水支流。源出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大騩山,东南流径新郑、长葛、许昌等县市,至临颍县入颍。《汉书 地理志》 河南郡密县: “有大騩山,潩水所出,南至临颍入颍。” 《水经颍水注》: “潩水出河南密县大騩山,东南入于颍。”

  • 卫拉特文

    即“托忒文”。 【检索卫拉特文 ==>】 古籍全文检索:卫拉特文     全站站内检索:卫拉特文

  • 上思县

    1913年改上思厅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即今广西上思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清光绪年间抗法、抗日英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为上思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十万大山北麓。属防城港市。面积 2809 平方千米。人口20.9万,86.8%壮族。辖2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思阳镇。县以上思江名。《郡县释名》:上思州“以上思江名也”。唐置羁縻上思州(故治在今县东南、明江南岸),属邕州都督府。元属左江思明路。明洪武

  • 舒忒

    读音:Shūtè【源】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舒忒氏(259,260)。

  • 久假不归

    《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孟子认为,尧舜是本着天性自然施行仁义的,商汤和周武王是修身养性勉力施行仁义的,至于五霸,只是假借仁义作幌子,以行其私,长此以往,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没有仁义的呢?言外之意是,于是世风日下,假仁义之伪君子便到处都是了。后常用其字面意义,表示借别人的东西,长久不还,据为己有。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七:“煨烬之余,

  • 过河拆桥

    比喻达到目的后,即将刚刚帮助过自己的事物或人抛弃掉。许有壬(1287-1364年),元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字可用。自幼颖悟,善笔札,工辞章。先为儒学教官,仁宗朝登进士第。历任同知辽州事、吏部主事、监察御史、奎章阁学士院侍书学士等。顺帝初,升中书省参知政事。权相伯颜与色目平章彻里帖木儿挟私憾奏请皇帝批准欲废罢科举。诏书已写好,只待加盖御玺,即要颁布。许有壬与伯颜、彻里帖木儿争辩,竭力反驳进士多赃败

  • 鹤怨猿惊

    源见“北山移文”。指厌倦官场生活,期待着归隐。宋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并列 比喻厌倦官场,想要归隐的心情。宋王奕《南乡子和谢潜庵蒋山》词:“搔首倚薰风,一幅画图尘土中。~人去也,潜龙。谁绞香车起蛰松。”△多形

  • 曾会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宗元。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由光禄丞知宣州。真宗大中祥符末,为两浙转运使。丁谓建捍海塘,索民太急,无人敢言,唯会列其状,使罢其役,军民得安。仁宗时,以集贤殿修撰知明州,卒。 【曾会作品 ==>】 

  • 吴秉信

    宋明州鄞县人,字信叟。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初为国学官。高宗绍兴中秦桧忌张浚复出,欲诬浚潭州新筑宅第僭制,命秉信往察之,归告不附桧意,因被黜。后复官,历吏部侍郎,出知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