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自由党
清末民初政团。宣统三年十二月十六日(1912.2.3)由蔡之韶、谢树华等发起成立于上海。拥戴孙中山、黄兴为正副主裁,孙、黄未就,由同盟会员李怀霜为临时副主裁。以维持社会之自由、扫除共和之障碍为宗旨,凡事与同盟会协力进行。发刊《民权报》。后本部迁北京,上海组织机关部。1913年8月因北京政府镇压而解散。
【检索中华民国自由党 ==>】 古籍全文检索:中华民国自由党 全站站内检索:中华民国自由党
清末民初政团。宣统三年十二月十六日(1912.2.3)由蔡之韶、谢树华等发起成立于上海。拥戴孙中山、黄兴为正副主裁,孙、黄未就,由同盟会员李怀霜为临时副主裁。以维持社会之自由、扫除共和之障碍为宗旨,凡事与同盟会协力进行。发刊《民权报》。后本部迁北京,上海组织机关部。1913年8月因北京政府镇压而解散。
【生卒】:?-494 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本名道渊,避齐高帝萧道成讳改。初随叔父薛安都降魏,后逃归宋,自结于萧道成,累迁至骁骑将军,封竟陵侯。后废帝时,以平袁粲功,增封为二千五百户,迁淮陵太守。齐时历徐州、司州刺史,延兴元年卒。(,参见《南史》) 【生卒】
清江苏吴江人,字首良。诸生金旼妻。旼死,守节垂四十年。工诗善书,尤精琴理。《苏台名媛集》谓其诗词举体芳隽。
清置,属灵石县。即今山西灵石县北十八里两渡镇。 在山西省灵石县北部。面积98.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两渡,人口 3220。古称回水湾,因该处有两个渡口,后改为两渡。1949年属灵石县六区。1953年设两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地处汾河中游谷地。产小麦、
《三国志.魏书.卫顗传》:“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于神明台上作承露盘,立铜仙舒掌以接甘露,以为和玉屑饮甘露可以延年益寿。见《汉书.郊祀志上》、《三辅故事》等。“云表露”之词,始见于《三国志》。后因用咏帝王迷信神仙觅长命方的典故。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月下作》:“易求云表露,难觅太古雪,况欲试秘方,琼浆和玉屑。”
武官名。明嘉靖以后五军、神枢、神机三大营各有备兵坐营官一人,专为收受新补之兵以备各营兵之缺者,为兵部派充之官。
对不住。白居易《五弦弹》:“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耳。”
在山西省石楼县西北部。面积221.7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小蒜,人口1510。1949年属石楼三区。1956年设小蒜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韩家山乡并入。地处黄土丘陵区。产小麦、玉米、谷子等,盛产苹果、红枣。石韩公路经此。古迹有兰家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
读音:Biǎo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人】 表特格对,清蒙古正蓝旗人,世居喀喇沁,康熙中从征湖广阵亡,赠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喀喇沁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正蓝旗人格对,即姓表特氏。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万岁湖,“《寰宇记》云:在城西二里。方圆三十里。昔周世宗驻跸于此。民因山呼,因以为名焉”。②在今安徽天长市西。《寰宇记》卷130天长军:“万岁湖在城西二里,方圆三十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万岁湖“昔周世宗驻跸于此,民因山呼,因以为名焉”。《方舆纪要》卷21天长县:万岁池“在县西五里。周十里。相传以秦始皇经此而名”。③在今江西南丰县城东。《方舆纪
清江苏上元人,字秋农。贡生。有《群玉山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