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阮籍不拘礼法》

《阮籍不拘礼法》



阮籍不拘礼法

《晋书》

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九。

(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围棋〕下围棋。

〔肫(tún)〕小猪,也写作“豚”。

〔毁瘠骨立〕毁瘠,亲人去世时,因悲哀过度而身体受损伤的样子。毁,哀毁。骨立,极度消瘦的样子,好像身体里只有骨头立着一样。

〔灭性〕毁灭生命,形容悲哀过度。

〔青白眼〕眼睛平视就露出大部分黑眼珠,眼睛向上看或者向一边看就露出大部分白眼珠。两种看人的方式分别表示对人的尊重和轻视。

〔嵇喜〕东晋人。本与阮籍交情很好,但因为居谨守礼,所以受到阮籍轻视。

〔怿(yì)〕高兴。

〔赍〕携带。

〔归宁〕古代指出嫁了的妇女回娘家。

〔当垆(lú)沽酒〕在柜台前卖酒。垆,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沽,卖。

〔察〕知道、理解(阮籍的行为)。

〔尽哀而还〕发泄尽自己心中的悲哀才回来。大概阮籍是想找个机会发泄一下自己内心难以明言的痛苦。

〔淳至〕纯朴、单纯得很。 

译文

3《阮籍不拘礼法》译文

    阮籍秉性极孝,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方(听说阮籍的母亲去世)要求终止这盘棋,阮籍却要留着这盘棋一赌输赢。接着饮酒两斗,大声一号,吐血几升。等到母亲快要下葬时,吃了一只蒸熟的小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母亲作最后的诀别,一直到说不出话,大声一号,于是又吐血几升,过度哀伤,形体消瘦,几乎到了没命的地步。阮籍又能够用青眼和白眼看人,见到拘于俗礼的人,就用白眼对待他。等到嵇喜来安慰他时,阮籍用白眼对待,嵇喜十分不高兴的回去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就带着酒夹着琴去拜访他,阮籍高兴,就用青眼对待嵇康。因此,拘于礼法的人都十分恨他。

    阮籍的嫂嫂准备回娘家,阮籍与嫂嫂相见并与嫂嫂告别。有人讥笑他的这种做法,阮籍说:“这些俗礼难道是为我设的吗?”邻居家有个美貌少妇,在柜台前卖酒。阮籍曾前去买酒喝,喝醉了,就睡在这个美貌少妇的旁边。阮籍自己已然不知避嫌,少妇的丈夫了解(阮籍的行为),也就不起什么疑心。兵家的女儿有才气且有姿色,还没有出嫁就死了。阮籍不知道她的父亲和哥哥,径直前往她家哭泣,发泄尽自己心中的悲哀才回来。那种外表坦荡内心纯朴的人,都是这种情况。



猜你喜欢

  • 仁宣致治

    明初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产,陂池与民同利”。宣宗时实行重农,赈荒惩贪。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执掌朝政,多所建树。历史上称之为“仁宣致治”,比于西汉“文景之治”。

  • 周续之

    377—423 南朝宋雁门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人,字道祖。世居豫章建昌(今江西永修)。从豫章太守范宁通《五经》,既而闭居读《老子》、《易经》,入庐山事释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并称“寻阳三隐”。尝为刘裕世子讲《礼》月余。宋初,武帝召至建康(今江苏南京),于东郭外开馆授

  • 南景门

    十六国北凉都城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城门。《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蒙逊母车氏疾笃,蒙逊升南景门,散钱以赐百姓。”

  • 尖扎县

    在青海省东部、黄河南岸。属黄南藏族自治州。面积 1714 平方千米。人口5万。辖3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马克塘镇。1952年由贵德县析置尖扎区。“尖扎”为藏语音译,系部落名,因境内尖扎滩是藏族部落尖扎族驻牧地,故名。又一传说是早在唐朝时,吐蕃赞普赤热巴派大臣尕叶西达杰

  • 孔继鑅(1802—1858)卒。

    是月清军江北大营溃,继鑅死于军中。所撰《江上集》诗二卷本年刊刻。卒后辑所著总为《心向往斋集》。吴昆田《孔宥函太仆传》:“继鑅能文章,好为古歌诗。师事山阳潘德舆,与同郡鲁一同、宜黄黄爵滋、歙徐宝善、益阳汤鹏、建宁张际亮、汉阳叶名澧以气节相尚,赋诗酬倡,一时京

  • 谢墉

    【生卒】:1719——1795 字崑城。浙江嘉善人。初以优贡生赐举人,乾隆前期进士。供职上书房,曾为嘉庆帝讲授诗文,历官至工部侍郎。乾隆中,先后两次督江苏学政。曾勘查洪泽湖水情。乾隆六十年卒。 【生卒】:1719—1795 【介绍】: 清浙江嘉善人,字昆城,号金圃,又号东墅。

  • 辞标文苑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文类科目。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诏举,房晋等三人及第。

  • 孟尝

    字伯周,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初仕郡吏,后举茂才。历任徐县令、合浦太守。合浦原产珠宝,因官吏搜刮渐移他地,他上任后革除前弊,去珠复还。典故“珠还合浦”即此。桓帝时,年七十卒于家。 【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字伯周。策孝廉,举茂才。任徐县令,迁合浦太守。郡

  • 骑郎

    官名。担任骑兵的郎中。秦置。西汉因之。秩比三百石,属骑将。平时居宫中更直宿卫,皇帝出行则充车骑侍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以貲为骑郎。”东汉省车、户、骑三将,郎中悉属左、右、五官署,不复置骑郎。 【检索骑郎 ==>】 古籍全文检索:骑郎     全站站内检

  • 太虚即气

    北宋张载哲学命题。《正蒙太和》:“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虚空即气,则无无。”认为太虚乃宇宙本体“气”之散状,虽清通无形,却非虚无。 【检索太虚即气 ==>】 古籍全文检索:太虚即气     全站站内检索:太虚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