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
字伯周,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初仕郡吏,后举茂才。历任徐县令、合浦太守。合浦原产珠宝,因官吏搜刮渐移他地,他上任后革除前弊,去珠复还。典故“珠还合浦”即此。桓帝时,年七十卒于家。
【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字伯周。策孝廉,举茂才。任徐县令,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前守贪秽,珠渐尽而民生艰。乃革前弊,复珍珠生产,百姓返其业,商货流通。后以病去官,隐处穷泽,身自耕佣。桓帝时屡被荐举,终不用。卒于家,年七十。
【孟尝作品 ==>】
字伯周,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初仕郡吏,后举茂才。历任徐县令、合浦太守。合浦原产珠宝,因官吏搜刮渐移他地,他上任后革除前弊,去珠复还。典故“珠还合浦”即此。桓帝时,年七十卒于家。
【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字伯周。策孝廉,举茂才。任徐县令,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前守贪秽,珠渐尽而民生艰。乃革前弊,复珍珠生产,百姓返其业,商货流通。后以病去官,隐处穷泽,身自耕佣。桓帝时屡被荐举,终不用。卒于家,年七十。
战国时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的合纵活动。秦惠文王时积极推行连横政策,联合齐、楚对付韩、赵、魏等国。魏将公孙衍于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先约结赵、魏,又联合韩、燕、中山,五国相尊称王,魏国欲借此对抗秦、齐、楚三大国。《战国策中山策》“犀首(公孙衍)立五王”
字会之,号长啸,改为鲁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从朱熹门人游,又受学于何基,对《论语》、《大学》、《孟子》及《通鉴纲目》等标注点校,尤为精密。聚徒讲学,被聘为丽泽、上蔡两书院师。卒,谥文宪。生平著述甚多,所著书有《读易记》、《论语衍义》、《拟道学志》、《天文考》及《地理考》、《大尔雅》、《正始之音》、《文章指南》及《家乘》等。【生卒】:1197—1274宋婺州金华人,字会之,一字伯会,号长啸,更
①商至春秋时国名。妫姓。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书牧誓》为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史记周本纪》作“”。春秋时又作“庐”。《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自庐以往,振廪同食。次于句澨。使庐戢梨侵庸。”为楚所灭。汉置中卢县。②春秋齐邑。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
即仁布宗。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仁本”。
即使死去,仍然如同活着时一样。 表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无所遗憾。 旧时多用作感恩戴德之语。语出《三国志.吴志.孙登传》:“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晋.庾亮《让中书令表》:“愿陛下垂天地之鉴,察臣之愚,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矣。”《宋书.谢晦传》:“晦又上表曰:‘臣诚短劣,在国忘身,将长驱电扫,直入石头,枭翦元凶,诛夷首恶……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明史.扩廓铁木儿传.附蔡子英
(《资治通鉴》卷十八)
又作赤金卫、赤斤蒙古卫。明永乐二年(1404)元故丞相苦术子塔力尼归附,以其部设赤斤蒙古千户所于赤斤站,八年升为卫,其地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正德中为土鲁番所破,部人内迁肃州南山(今酒泉市南祁连山)。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复置。雍正初改为所,乾隆七年(1742)复为卫
见“朝克图台吉”(2175页)。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国张,号筠心居士。宁宗嘉定中为孝感尉,摄云梦县事。以上官不为礼,遂弃官归,遇方士授丹经修养法,葺一室以居,静逸成趣。有《易传》及文集。 【罗之纪作品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曰:“邹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后以“邹衍谈天”比喻善辩。元 袁桷《观物》诗:“张华博物身终死,邹衍谈天舌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