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反裘负刍》

《反裘负刍》


刘向《新序.杂事二》寓言故事

原文

魏文侯出游,道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 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明年,东阳上计,钱布十倍,大夫毕贺。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将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今吾田地不加广,士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士大夫也。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贺我也。”
(选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二》)

译文

魏文侯外出游历,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衣背柴草,魏文侯说:“为什么反穿着皮衣背柴草?”那人回答说:“我爱惜我皮衣上的毛。”魏文侯说:“你不知道如果皮被磨光毛也就没地方依附了吗?”第二年,东阳官府送来上贡的礼单,上交的钱增加了十倍。大夫全来祝贺。魏文侯说:“这不是你们应该祝贺我的。打个比方这同那个在路上反穿皮衣背柴禾的人没有什么不同,既要爱惜皮衣上的毛,而又不知道那个皮没有了,毛就无处附着这个道理。现在我的田地没有扩大,官民没有增加,而钱增加了十倍,这一定是求助士大夫的计谋才征收到的。我听说过这样的话:百姓生活不安定,帝王也就不能安坐享乐了。这不是你们应该祝贺我的。”

启示: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大家不能背道而驰,应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舍本逐末,否则最终只能起到相反的结果。



猜你喜欢

  • 司约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司约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司约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参见“司约”。

  • 淮南东路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分淮南路置,至道三年(997)复与淮南西路合为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又分淮南路置,简称淮东路。治扬州(治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北部(徐州市、铜山县、邳州市、沛县、丰县除外),安徽全椒、明光、蒙城、涡阳以东北及河南永城、鹿邑等县地区。元

  • 大坝河

    在今陕西石泉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56石泉县:大坝河“源出秦岭,由大坝峰南流,因名。今县西十里有兴仁堰,相近又有高田堰,俱引大坝河以溉田”。

  • 空桑出

    《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毋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

  • 鲁妇髽

    见“鲁人髽”。

  • 纪信蹈火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出兵围困汉王刘邦于荥阳。“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城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纪信用金蝉脱壳计,诳骗项羽,为刘邦捐生,使汉王脱险。故旧时常用此典喻杀身成

  • 陈书以丁日昌之荐入浙抚幕。

    陈衍有诗送之,“有‘摇碧斋乘张春水,闹红舸放姜白石’、‘诗社南屏罢晚钟,酒楼西穆无残瓿’等句传诵江湖”,至九月,陈衍乡试又报罢,访陈书于杭州,是为陈衍出游之始。(《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

  • 偏三向四

    谓偏向、袒护某方。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十回:“这叫什么话?我们偏三向四啦?”西戎《纠纷》:“如果有一点偏三向四的,定要争呀吵呀地闹意见。” 并列 指偏向、袒护某一方。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30回:“这叫什么话?我们~啦?”△贬义。多用于人际关系方面。 →

  • 卢纶

    约737—约798 唐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字允言。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尉。王缙奏为集贤院学士、秘书省校书郎。贞元初,被浑瑊辟为元帅府判官。累迁检校户部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描写塞外风光、战争景象和军士羁旅生活,颇有雄壮诗风。《和张仆

  • 一日三秋

    最初喻别离后思念恋人之情,后则泛指对亲人或朋友思念的殷切,古代民歌说,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天没见到她,却好象挨过三秋啦。【出典】:《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例句】: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主谓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语本《诗·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