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司馬

司馬

读音:Sīmǎ

【源】 ①周宣王时重黎裔孙程伯休父为司马(相传为少昊帝所设官,为天下军事长官,《周礼》属夏官),克平徐方,赐以官族为司马氏(1,6,7,12,17)。②春秋时宋公族有司马氏(17)。③春秋时卫公族中有司马氏(17)。④战国时田完为齐大司马,其后有以官为氏者(17)。⑤东晋元帝司马睿,本姓牛,冒姓司马氏(60,62)。⑥有许姓,郝姓改为司马氏,见《魏书》(60)。【变】 ①有改司姓者(60)。②陕西韩城司马迁之后裔,在司马迁被汉帝治罪后,为避难改姓同和冯二姓。【望】 河南(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司马耕,春秋时宋楚丘侯,后改封睢阳侯(21)。


现行较罕见复姓。分布颇广: 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固安、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浦城、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重黎之后,唐虞夏商代掌天地,周宣王时裔孙程伯休父为司马,克平徐方,锡 (赐)以官族,为司马氏。其后世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此以官为氏。《姓氏词典》 据 《西京杂记》 注云: “司马氏本周史佚后。史佚出于颛顼之后重黎,休父出于史佚。” 又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失其官守,以诸侯入为王司马,故以邑为程氏,其族别为司马氏。”②或为牛姓所改。《姓氏考略》 注云: “晋元帝姓牛 (按: 《中国姓氏大全》‘牛’ 引作 ‘生’,误),冒姓司马氏。” 晋元帝即东晋元帝司马睿。③又注: “流人许穆之改姓司马。” 此为许姓所改。④又注: “郝惔之亦改姓司马。”则此为郝氏所改。⑤或云: “ (春秋) 晋有司马邬、司马弥牟、司马寅,齐有司马灶,楚有司马子鱼、司马督,宋有司马强,陈有司马桓子,是皆以司马为氏,不独程伯休父也。” 司马氏或改为别姓。《姓氏词典》 称: “今陕西韩城县嵬东乡司马迁故里有其后裔不再姓司马,而是姓冯和同: 一是司马迁因李陵案受宫刑时,其子司马临、司马观,因怕株连,改换姓名,隐居乡里。长子取司马的马字,右边加两点,改姓 ‘冯’; 幼子取司马的司字,右边加一竖,改姓 ‘同’。二是西汉末年,司马迁后裔为避王莽军之乱而改变姓氏,后来,此姓也有改为单姓 ‘司’ 或单姓 ‘马’ 的。”

春秋时宋有司马牛,孔子弟子; 汉代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太史令; 三国魏有司马师,长平乡侯;宋代有司马光。

猜你喜欢

  • 颗粒无存

    颗粒:一颗一粒的粮食。形容粮食已耗尽无余。《镜花缘》五一回:“船上米粮,都被劫的颗粒无存,如今饿的头晕眼花,那有气力还去拿篙弄柁!” 主谓 形容粮食已经完全没有。《镜花缘》51回:“船上米粮,都被劫的~,如今饿的头昏眼花,那有气力还去拿篙弄柁?”△多用于反映社

  • 弘吉剌

    读音:Hóngjílá【源】 ①蒙古人姓。源出蒙古迭儿列斤族系,在辽时译称〔王纪剌〕,至金时译称〔光吉剌〕或〔广吉剌〕,至元时多数蒙古人称弘吉剌,当以部为氏。金时散居呼伦湖东南,元时迁到漠南地区,后散处山东济宁路、青海西宁州、陕西岐山以西、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城)等路。②剌真八都(亦作淋沁巴丹),以材武雄诸部,生有五子,兀鲁兀台、忙兀、扎剌儿、弘吉剌(一作

  • 应劭

    字仲远,应奉子。少博学多才,灵帝时举孝廉,后拜太山太守,镇压郡内黄巾。曹操父亲被陶谦杀于郡界,他害怕报复,遂投奔袁绍。献帝迁都许,他著《汉官礼仪故事》,参与修订典章制度。另著有《汉仪》、《中汉辑序》、《风俗通义》、《汉书集解》。 【介绍】: 东汉汝南南顿人

  • 地下修文

    《太平御览》卷八八三引晋.王隐《晋书》载:晋代苏韶死后魂魄与兄弟相见,他说,“颜渊、卜商今见在(地下)为修文郎。……吾今见为修文郎,守职不下得来也。” 颜渊、卜商皆著名文士,早逝。后因称有才华的文人早逝为“地下修文”。亦作“修文地下”。 唐.司空图《狂题》之

  • 杨环,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广州人物传》卷三:“杨环,南海人,力学工诗,隐居罗浮。咸通末登进士第。”(参《南海集》、《续前定录》)明欧大任《百越先贤志》卷四同。天一阁[嘉靖]《惠州府志》卷十二《流寓传》:“杨环,南海人,力学工诗,隐居罗浮。咸通末登进士第。日本藏[万历]《粤大记》卷二十四

  • 庆吊不通

    见“庆吊不行”。[例]林先生自从隐居山林之后,与外界几无往来,~,门可罗雀。

  • 苏轼增筑徐州城。

    为防徐州水灾,经朝廷批准,开始改筑徐州外城,并在东门上修一大楼,以黄土刷墙,故名黄楼。黄楼于本年八月十二日落成。苏辙《栾城集》卷一七《黄楼赋•并叙》记之甚详。苏轼《书子由黄楼赋后》亦记此事。

  • 允祜

    【生卒】:?——1743 康熙帝第二十二子。雍正八年(1730)封贝子,后进封贝勒。乾隆八年卒。谥恭勤。 【允祜作品 ==>】 

  • 汉津县

    隋开皇十七年(597)置,属复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临嶂山下。大业二年(606)改为汉阳县。古县名。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置,治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东。属沔阳郡。大业二年(606年)改名汉阳县。

  • 治市

    官名。春秋战国时置。掌理集市治安。《荀子王制》:“使宾旅安而货财通,治市之事也。” 【检索治市 ==>】 古籍全文检索:治市     全站站内检索: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