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刚:坚刚。也作“钢”。绕指柔:柔软得能在手指上缠绕。经过百炼的钢,竟然变成可以绕指的柔软之物。比喻经历失败后变得无能为力。晋.刘琨《重赠卢谌(chén)》:“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后用来比喻使火爆强硬的性情变得柔顺。《孽海花》第三十五回:“自从花翠琴嫁来后,竟把他这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了。”


猜你喜欢

  • 杨士奇邂逅致仕吴讷。

    《东里续集》卷五O《南归纪行录下》:"[四月]廿日。早四鼓,至仪真坝下。时吴敏德赐致事归,至坝上邂逅,露坐坝上,清论至明,未尽所怀。公差御史、运官、卫官、邑官、学师生皆来,既见,即别。予邀敏德早饭,赠之双絺,送坝下,入舟,皆有依依不舍之意,遂别。”

  • 王恕

    【生卒】:1416——1508 字正贯,三原(今属陕西)人。正统进士。升扬州知府。天顺时,任江西右布政使。成化时,历官巡抚、侍郎至尚书,皆在南京。曾疏浚高邮、邵伯诸湖,修雷公、上下句城,陈公四塘水闸。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斥责权贵佞幸,天下倾心敬慕。

  • 万里桥

    ①亦名笃泉桥。战国秦建于检江上,即今四川成都市南跨南河之南门大桥。《元和志》卷31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刘光祖《万里桥记》:“今罗城南门外……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此水下扬州万里,后因以为名。”唐著名诗人岑参《万里桥》诗云:“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楚客过此桥, 东看尽垂泪。”今桥为清

  • 廿二史割记

    书名。清赵翼撰。三十六卷,附补遗一卷。实为廿四史箚记,以乾隆初《明史》修成诏刊廿二史之时,《旧唐书》、《旧五代史》尚未定为正史,乃因明人所称“二十一史”之习惯,另加《明史》,故名。全书按廿四史先后分卷编次,每卷以类相从,各立标题,共为六百零九条。每部史书

  • 官教克

    佤语音译,意为“买来的小娃”。亦作“穷教克”,即“买来的人”。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家庭奴隶或养子的称呼。其主要来源是通过买卖或人身抵债,多为儿童,一般称奴主为父母,与主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但劳动时间往往比主人长,还要担负背水、背柴等较为繁重的家务劳动。可以和一般人一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宗教活动,也可以谈情说爱结婚成家。主人可以转卖之,家属或本人有条件也可随时赎身。存在被虐待的情况,但并不普遍

  • 桑荫未移

    《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三国志.魏文帝纪》“以肃承天命”裴松之注引《献帝传》:“舜受大麓,桑荫未移而已陟帝位,皆所以祗承天命,若此之速也。”见“桑荫不徙”。《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以肃承天命。”裴松之注引《献帝传》:“舜受大麓,~而已陟帝位,皆所以祗承天命,若此之速也。”【词语桑荫未移】

  • 鸠兹国

    即龟兹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国都在延城(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东汉属西域长史。魏晋迁都于今沙雅县北六十里羊达克沁废城。唐还旧城,改名伊逻卢城,龟兹都督府、龟兹镇及生西都护府治于此。即“龟兹国”。

  • 《曹马能收人心》

    洪迈原文:①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②魏伐吴,三征①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②,嘏曰:“希赏徼功,

  • 殊言别语

    指方言土语。章炳麟《论汉字统一会》:“今者音韵虽宜一致,而殊言别语,终合葆存。” 并列 方言土语。章炳麟《论汉字统一会》:“今者音韵虽一致,而~,终合葆存。”△专用于指代。→方言土语↔官话 国语 普通话

  • 监河受贷粟

    源见“涸辙之鲋”。指希望得到救济或资助。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监河受贷粟,一起辙中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