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德院副院长
官名。清末弼德院副长官。宣统三年(1911)设。一人,特简。掌佐院长总理全院事务,院长有事故时代行其职。
官名。清末置,为弼德院的副长官,见“弼德院”。
官名。清末弼德院副长官。宣统三年(1911)设。一人,特简。掌佐院长总理全院事务,院长有事故时代行其职。
官名。清末置,为弼德院的副长官,见“弼德院”。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治滇池(今云南晋宁县东)。属益州。辖境相当今中缅边界高黎贡山以东,云南洱海以西及姚安、元谋、昆明市东川区等地以南,曲靖、宜良、华宁、蒙自等市、县以西,哀牢山以北地。东汉以后辖境缩小。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改为建宁郡。 【检索益州郡 ==>】
①东汉建安十五年 (210) 刘备置,治所在夷道县 (今湖北宜都市)。三国吴改为宜都郡。②南朝宋大明五年 (461) 置,属南兖州。治所在怀德县 (今江苏江浦县西)。永光元年 (465)废。③南朝宋大明七年 (463) 置,属南豫州。治所在乌江县 (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永光元年(465) 废。南齐复置,梁改为江都郡。④南朝梁大同六年 (540) 置,属楚州。治所在临江县 (今四川忠县)。《寰宇
1936年伪满由永吉县析置,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置吉林市。在吉林省中部、松花江中游。面积2.7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1962 平方千米)。人口431.2万(市辖区179.5万)。辖昌邑、龙潭、船营、丰满4区和永吉县,代管桦甸、蛟河、舒兰、磐石4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船营区。吉林,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市”。据《吉林通志》:“国语(满语)吉林为沿,乌拉为江。”曾名鸡林
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29来安县。秋浦水 “在县西三十里。源出泗州盱眙县,会独山水,入于清流河”。
集镇名。在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西南部。属北台街道办事处。人口 1420。为原北台镇人民政府驻地。清时在附近山顶建有烽火台,因位于此山北而得名。细河经此。主产蔬菜,为本溪市蔬菜生产基地。附近铁矿储量丰富。有北台钢铁公司和采石、拖拉机修配等厂。溪辽铁路经此。
【生卒】:?—431 【介绍】: 十六国时西秦南安人。西秦主乞伏乾归时为太子太师,与参军国大谋。后迁安南将军,都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乞伏暮末末,南安诸羌族人共推遗为主,遗不从。遂劫遗族子亮叛攻南安,为暮末击破,遗杀亮出降,进号镇国将军。 【焦遗作品 ==>】
①即大峨眉、中峨眉、小峨眉山的合称。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小峨山“此山与中峨、峨眉相连,故峨眉亦名大峨,是为三峨”。《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三峨山,“《志》云:大峨山在县西百里,所谓峨眉山也;中峨山在县南二十里,一名覆蓬山,一名绥山;小峨山在县南三十里, 一名铧刃山。三山相连,谓之三峨”。②指小峨山。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沙湾镇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7峨眉县:三峨山“
形容思慕之人可望而不可及。唐李益《莲塘驿》诗: “渺渺溯洄远,凭风托微词。” 参见:○蒹葭伊人 【检索渺渺溯洄 ==>】 古籍全文检索:渺渺溯洄 全站站内检索:渺渺溯洄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亦译永邵卜、应绍不、雍谢布等。属※右翼三万户。一说其名称源于元代的云需府。据《皇明北虏考》等汉籍载,该万户由十营组成,称阿速(阿苏特)、哈剌嗔(喀喇沁)、舍奴郎、孛来(布里雅特?)、当剌儿罕(唐拉噶尔?)、失保嗔(锡包沁,元代作昔宝赤)、叭儿廒(巴儿忽)、荒花旦(晃豁坛)、奴母嗔、塔不乃麻。这些部落多数在蒙元时期就存在,大约在明中期形成右翼的一个部落集团,活动于宣府、张家口
古建筑中的一种石雕加工手法。类似今日浅浮雕。其特征有三:(一)凹下去的“地”(底子),大体在一个平面上,凸出的雕刻主题高出石面不多,一般1—2厘米。(二)装饰面,无论是平面还是弧面,雕刻各部位的高点,几乎都在同一平面上,当雕饰面有边框时,各部位高点不超出框边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