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后汉书·徐稚传》

《后汉书·徐稚传》


后汉书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铺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①,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粮②,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③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

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亦隐居不仕。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建安中卒。

   

译文

    徐稚,字孺子,豫章郡南昌县人。家里很穷,常常亲自耕种,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就不吃。做人谦恭节俭仁义谦让,周围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屡次被公府征召,他都不肯就任。当时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照礼节请求徐稚暂时代理功曹一职,徐稚无法推辞,拜见陈蕃之后就退回去了,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才特意摆设一副坐榻,徐稚离开后就把它悬挂起来。后来徐稚因有德而被举荐,在家里被授予太原太守的职务,但他都没有就任。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尚书仆射胡广等上疏推荐徐稚等人:“我听说贤善之人是天地的纲纪,是治政的依据。《诗经》说: 希望众多的贤人,诞生在这个王国里。 上天造就的有杰出才能的人,都是为陛下而出现的,他们都是能够担当辅佐盛世重任、帮助陛下成就大业的人。我见豫章郡的处士徐稚、彭城郡的姜肱、汝南郡的袁闳、京兆尹的韦著、颍川郡的李昙,道德品行纯正完备,世人都知道。如果使他们位登三公,辅佐陛下,他们就一定能够捍卫并发扬光大盛美的国政,为日月增光。”桓帝于是用安车玄纁,带上礼物去征召这五位高士,结果他们都不肯来。桓帝于是问陈蕃说:“徐稚、袁闳、韦著三人,谁最优秀?”陈蕃回答说:“袁闳长于公卿大族,能够在平时逐渐吸取道理;韦著生长在三辅礼义之国,正像人们所说的 不扶自直,不镂自雕 。至于徐稚,他出自江南卑薄的地方,却又特立杰出,他应当是最优秀的。”

    徐稚曾经被太尉黄琼征召,但没有就职,等到黄琼去世,归葬家乡,徐稚却背着干粮徒步赶到江夏,在黄琼的墓旁摆设了鸡酒祭奠,痛哭完了,就离开了,也不告诉自己的姓名。当时参加葬礼的四方知名之士有郭林宗等几十人,听说这件事,怀疑这个人就是徐稚,就选派了一位善于辞令名叫茅容的生员骑上快马去追他。在路上赶上了徐稚,茅容为他摆上了饭菜,二人谈些农业劳动之事。临别,徐稚对茅容说:“请替我向郭林宗致谢,大树要倒了,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为什么要忙碌不停、四处奔波呢?”到后来,郭林宗的母亲去世了,徐稚又前往吊唁,将一把野草放到墓前就走了。众人奇怪,不知这是什么意思。林宗说:“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了。《诗经》不是说‘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吗?只是我没有这样的品德来胜任啊!”

    灵帝初年,朝廷想要用蒲轮车礼聘徐稚,适值徐稚去世,时年七十二。

    徐稚的儿子徐胤,字季登,行为敦厚,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也隐居不出来做官。豫章太守华歆以礼请求他相见,他一再称病不去。东汉末年盗贼纵横,但他们都敬佩徐胤的礼让品行,互相约束,不去侵犯他的住所。徐胤在建安年间去世。

《后汉书·徐稚传》    

猜你喜欢

  • 曼倩三冬

    《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字曼倩,……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汉武帝即位后下诏求方正贤良之士。东方朔上书自荐,中有“三冬文史足用”之语。后因用为启迪蒙学典事之一例

  • 徐倬

    【生卒】:1624—1713明末清初浙江德清人,字方蘋,号蘋村。明末为倪元璐、刘宗周弟子。清初入谷应泰幕府,为撰《明史纪事本末》。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侍读。三十三年因故被劾归里。以编《全唐诗录》擢礼部侍郎。工诗文。有《蘋村集》。

  • 同卷,《独立》:“篱门一徒倚,今夜天星繁。

    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 虚己受人

    谓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韩诗外传》卷二:“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宋.彭龟年《论群臣进言当酌是非早赐处分疏》:“臣仰惟陛下自即位以来,隆宽待下,虚己受人,听纳之勤,前古无有。” 并列 虚己,虚心。不怀成见,虚心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

  • 东绫锦使

    官名。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东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 【检索东绫锦使 ==>】 古籍全文检索:东绫锦使     全站站内检索:东绫锦使

  • 竻竹城

    即今越南河内市。《资治通鉴》: 唐大中十二年 (858),王式为安南都护。“式有才略,至交趾,树竻木为栅,可支数十年,深堑其外,泄城中水,堑外植竹,寇不能冒”。胡注: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竻竹,刺竹也,芒则森然。……传闻交趾外城亦是此竹,正王式所植者也。”

  • 司马印

    ?—前205 秦末人。随六国贵族后裔起兵反秦,为赵将,定河内,数立战功。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立为殷王,王河内地,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二年降刘邦,以其地为河内郡。 【检索司马印 ==>】 古籍全文检索:司马印     全站站内检索:司马印

  • 齐政

    【介绍】:明淮安府山阳人。建文二年进士。永乐中知嘉兴府,时征民铸钱,使民更番为役,役讫而无妨农政。

  • 邢献之

    【介绍】: 明应天府高淳人。读书能文,精刻工,兼善绘事,能在胡桃上绘十八罗汉及屋宇松竹,即雕镂于上,并加题咏。 【邢献之作品 ==>】 

  • 临洮县

    ①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史记· 蒙恬传》: 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西汉为南部都尉治。晋惠帝分属狄道郡。北魏废。西魏大统中于故治置溢乐县。隋大业初复改临洮县,义宁二年(618) 又改名溢乐县。②北魏置,属顺阳郡。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西魏废。③1928年改狄道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