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新
【介绍】:
见李频。
【介绍】:
见李频。
前此,有《南流夜郎寄内》、《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等。五月,往来江夏、汉阳间,有诗《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赠王汉阳》。《升庵集》(四库本)卷五七:“盛弘之《荆州记》写巫峡江水之迅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同“青藜灯”。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四:“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
【生卒】:843-884内常侍杨玄价养子,幼入内侍省。为小黄门,监镇兵征讨黄巢。中和元年任天下兵马都监,镇压农民义军,招降黄巢部将朱温,引太原李克用兵合围长安,收复京师。(,参《新唐书》)【生卒】:842—883唐闽人。本姓乔。僖宗时宦官。内常侍杨玄价养子。有谋略,累监诸镇军。乾符中为排阵使,策划镇压王仙芝、黄巢。招讨使宋威战败,复光总其兵权,进攻洪州。中和元年,诏充天下兵马都监,押诸军入定关辅。
读音:Yàyànniǎo《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太平图话姓氏综》 注云: “鲜卑姓。源于乞伏氏。”疑此非姓也。 乞伏, 或误作 “伏”。 , 玄鸟, 即燕子。“幺燕鸟” 之“幺”, 乃 “” 之误。 且, “燕乌” 为释 “ (幺)” 之语, 当断作 “幺 (), 燕鸟。” 另见“伏”条。 姑收录以正误。
爱惜生命、不嗜杀戮的美德。《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又录一本上进,意望陛下采览,无忘此心,以广好生之德,臣不胜大愿。” 偏正 爱惜生灵,不好杀戮的美德。《尚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置,以参知政事王安石、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制置三司条例,讲求财计之利病,革除宿弊,更立新法,以开财利之源。三年,并归中书。官署名。宋置,掌制定和颁布新法。《宋史·职官一·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划邦计,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熙宁二年置,熙宁三年,五月罢归中书省。”
五代时京兆人。家世为医,性好酒乐施。尝侍晋王李克用疾,得信任。克用性暴,乐杀人,玄从容启谏,免祸者不一,晋人甚德之。后唐明宗时为太府卿。后晋高祖天福中以光禄卿致仕,卒年八十余。有医书《要术》。
去:休弃。封建礼教规定休弃妻子,有所谓“七出”、“三不去”。无家可归者、为公婆守过三年丧者、娶时丈夫贫贱而后富贵者不能休弃,称为“三不去”。《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词语三不去】 汉语词典:三不去
【生卒】:1023—1076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景仁。仁宗庆历间进士。神宗熙宁初行新法,被遣行诸路相度农田水利、税赋科率、徭役利害。为秘书丞,建言引汴灌田,诏以提举开封府界常平行之。又倡引汴水淤田,祥符、中牟之民被水患,都水监或以为非。熙宁三年权都水监丞,
西汉置。以境内高凉山为名。治今广东阳江市北。两汉属合浦郡,三国吴以后属高凉郡。南朝宋废,梁大通中复置,移治今阳江市西,为高州及高凉郡治。唐武德五年(622)改为西平县。 【检索高凉县 ==>】 古籍全文检索:高凉县 全站站内检索:高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