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高翥(1170一1241)卒,年七十二。

高翥(1170一1241)卒,年七十二。

翥字九万,号菊涧,余姚人。幼习科举,累试不第,遂弃去,专力于诗,师事林宪,得其句法。又与杜旃、周文璞、刘过、释义铦游,思益大进,流美圆转,金石相宜,卓然自为名家。晚年归隐西湖,与周文璞诗酒相乐。事迹见孙德之《菊涧高君墓铭》、姚燧《菊涧集序》。著有《菊涧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菊涧小集》一卷,有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清高士奇辑为《信天巢遗稿》一卷,有康熙二十六年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录其诗二卷。姚燧《菊涧集序》谓翥“平生特崇志节,出乎人表,焕烂文章,在人心目。……其气象浑厚,不务险怪艰深,哀乐皆适其中,辞气圆美流转如弹丸,则其功也精矣,足有关于风化者哉,实当代之儒宗,良有以备后之观也”。释居简《送高九万菊涧游吴门序》:“山阴菊涧高九万,得句法于雪巢林景思,于后山为第五世。尝出唐律数十篇,活法天机,往往擅时名者并驱争先,加以数年沉潜反复,树《离骚》《大雅》之根,长汉魏六朝之干,发少陵劲正之柯,垂晚唐婆娑之阴,撷百氏余芳,成溜雨四十围,俾困顿于风烟草木者息阴休影。”张端义亦谓其“好作唐诗”,并激赏其《春词》《孤山》《辇下酒市多祭二郎祠山神有诗》《同周晋仙睡》诸诗(《贵耳集》卷上)。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高菊涧翥诗亦有风致,不减白石、方泉。”《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高菊涧《山行即事》:‘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杜小山诗:‘酿雪不成微有雨,被风吹散却为晴。’皆直述其事,意脉贯通。前辈所谓作文字如写家书,殆谓是欤。”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五:“高菊涧诗:‘二十年前欲住山,不禁寂寞掩柴关。如今寂寞禁当得,欲掩柴关却又难。’非深于涉世之人,不识此诗真味,岂可与巢由买山而隐,一例抹却。”方回则谓“高九万诗俗甚,为《老妓》诗二首尤俗于后村”(《瀛奎律髓汇评》卷四二)。贺裳《载酒园诗话•音调》:“宋人力贬绮靡,意欲澹雅,不觉竟入酸陋。……高菊涧‘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当时自以为入情切事,不知皆村儿之语,徒供后人捧腹耳。”

猜你喜欢

  • 桃僵李为仆

    源见“李代桃僵”。形容兄弟同甘共苦,情谊深厚。宋黄庭坚《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诗:“桃僵李为仆,芝焚蕙增叹。”

  • 岸然道貌

    谓神态严肃。亦指严肃的神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清 邹容《革命军》:“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他那一副美髯,和他的蔼然仁者的岸然道貌,配

  • 永平汛

    在今广东惠阳市(淡水镇)西北永平村。隔水接博罗、东莞界。清有把总驻防。

  • 敬州

    又称恭州。五代南汉置,治所在程乡县 (今广东梅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平远、蕉岭等市县地。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梅州。五代南汉乾和三年(945年)置,治程乡县(今广东梅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梅州市一带。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名梅州。

  • 读音:Zà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意溪

    即韩江。今广东潮州市东之韩江。《明史地理志》 海阳县: “东有鳄溪,一名恶溪,亦名韩江,又名意溪,东入于海。”

  • 行坐

    或行或坐。谓一举一动。杜甫《又示两儿》:“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亦谓随时随地。王梵志《良田收百顷》:“行坐闻人死,不解暂思量。”

  • 黎州

    北周天和三年(568)置。寻废。武周大足元年(701)分雅、巂二州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洪源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黎州。治汉源县(今汉源县西北。明废入州)。辖大渡河两岸三县十一城,相当今四川汉源、石棉、甘洛等县地。领五十余羁縻州,为剑南西部边防要地。宋弃大渡河以南以

  • 棘洪滩

    集镇名。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西部、胶州湾北岸。属棘洪滩街道办事处。人口4200。为原棘洪滩人民政府驻地。因东南靠海滩周围常有洪水,且多生荆棘,故名。属洼地平原。水产资源丰富,有海水养殖、滩涂养殖、海上捕捞业。产小麦、玉米、大豆。有客车车辆、纺织机械、机电、服

  • 新学书报渐风行于上海。

    冯自由《革命逸史》:“在辛丑、壬寅两年,为上海新学书报最风行时代,盖其时留东学生翻译之风大盛,上海作新社、广智书局、商务印书馆、镜今书局、国学社、东大陆图书局等各竞出新籍。壬寅春余杭章炳麟……等以译本教科书多不适用,非重新改订完善不足以改良教育,发起中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