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北史·韦珍传》

《北史·韦珍传》


北史
原文
    韦珍,字灵智,孝文赐名焉。父尚,字文叔。位乐安王良安西府从事中郎。卒,赠雍州刺史。
    珍少有志操,历位尚书南部郎。孝文初,蛮首極诞归款,朝廷思安边之略,以诞为东荆州刺史,令珍为使,与诞招慰蛮左。珍至桐柏山,穷淮源,宣扬思泽,莫不怀附。淮源旧有祠堂,蛮俗恒用人祭之。珍乃晓告曰:“天地明灵,即人之父母,岂有父母,甘子肉味?自今宜悉以酒脯代用。”群蛮从约,自此而改。凡所招降七万余户,置郡县而还。以奉使称旨,赐爵霸城子。
    高祖诏珍移镇比阳,萧喷遣其雍州刺史陈显达率众来寇。城中将士咸欲出战,珍曰:“彼初至气锐,未可便控,且共坚守,待其攻我疲弊,击之未晚。”于是凭城拒战,杀伤甚众。相持旬有二日,夜开城门掩击之,贼逆奔溃。以功进爵为侯。累迁显武将军、郢州制史。所在有声绩,朝廷嘉之,迁龙骧将军,赐骅骝二匹,帛五十匹,谷三百斛。珍乃召集州内孤贫者,谓曰:“天子谓我能抚绥卿等,故赐以谷帛,吾何敢独当?”遵以所赐,悉分与之。
    寻转荆州刺史与尚书卢阳乌征赭阳为齐将垣历生藤道恭所败免归乡里临别谓阳鸟曰主上圣明志吞吴会用兵机要在于上流。若有事荆楚,恐老夫复不得停耳。后车驾征邓沔,复起珍为中军大将军、彭城王元勰长史。邓沔既平,试守鲁阳郡。孝文复南伐,路经珍郡,加中垒将军。珍从至清水,帝曰:“朕顷戎车再驾,卿恒翼务中军。今日之举,亦欲引卿同行,但三鸦险要,非卿无以守也。”因救还。及孝文崩于行宫,秘匿而还,至珍郡,始发大讳。还,除中散大夫,寻加镇远将军、太尉谘议参军。卒,赠本将军、青州刺史,谥曰懿。
(选自《北史·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四》)

译文
    韦珍,字灵智,名是由高祖赐给的。父亲韦尚,字文叔,任乐安王元良安西府从事中郎。死后,追赠雍州刺史。
    韦珍年轻时有志气和节操。历官任尚书南部郎。高祖在位之初,大阳蛮酋首领桓诞投诚,归顺,朝廷考虑到安抚边地的策略,令韦珍为使者,与桓诞一道招安抚慰东部的蛮人。韦珍到达桐柏山,直到淮水之源,宣扬朝廷的恩泽,所到之处没有人不归附。淮水的源头有一座古旧的祠堂,蛮人风俗,长期以来都用活人来祭祀。韦珍就晓谕当地百姓说:“天地神灵,就是百姓的父母,哪里有父母愿意吃子女的肉的呢!从今以后,都应当用酒肉代替人祭。”当地蛮人遵从他的规定,至今都照这样办。韦珍在这一带总共招降了七万余户,为他们设置郡县然后返回朝廷。因奉使符合圣上意旨,赐爵为霸城子。
    高祖令韦珍移兵镇守比阳,萧赜派他的雍州刺史陈显达率部前来侵犯。城中将士都要求出战,韦珍说:“敌军初到,士气锐利,不能立即挫败它,暂且共同坚守,等到他们攻城疲惫之后,再行出击也为不晚。”于是韦珍率众凭城拒战,杀伤敌军甚多。双方相持了十二天,韦珍趁夜打开城门偷袭敌军,敌军于是奔逃溃退。韦珍凭战功晋爵位为侯。多次调升为显武将军、郢州刺史,他在任上有声望有政绩,朝廷嘉奖他。升任为龙骧将军,赐给骅骝马二匹、帛五十匹、谷三百斛。韦珍把州内孤独贫困的人招集在一起,对他们说:“天子认为我能安抚你们这些人,所以把谷物、布帛赏赐我,我怎么敢独自享有呢?”于是把朝廷所赐的财物全部分给了他们。
    不久,转任荆州刺史,与尚书卢阳乌一道征讨赭阳,被萧鸾的部将垣历生、蔡道贵打败,免官回到乡里。临别之时他对卢阳乌说:“皇上圣明,志在吞并吴会,用兵机要,实属上流。倘若荆楚一带有事,恐怕老夫又不能够休养了。后来皇帝征伐邓沔,起用韦珍为中军大将军、彭城王元勰长史。沔水以北平定之后,代理鲁阳郡守。高祖再次南征,路经韦珍的郡所,加授他为中垒将军。韦珍随从皇帝到清水,高祖说:“我率全部主力出征,你经常跟随我在中军任事,这一次征战,也想要与你同行,但三鸦之地地形险要,除了你就没有人能够固守了。”因此令韦珍辞别回去。及至高祖在行宫驾崩,军队隐匿消息退回,到了韦珍的郡所才公开发丧。韦珍还朝,被授予中散大夫,不久加授镇远将军、太尉咨议参军。去世后,追赠本将军、青州刺史,谥号是懿。

《北史·韦珍传》    

猜你喜欢

  • 读音:zhǎi【源】 见《姓苑》(7,60)及《新编千家姓》(73)。【变】 亦作迮(60,62)、笮(7,60,62)、��(7)。【布】 江西南昌(7,60)、北京、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及晋中、吕梁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亦俱收载。初见於 《姓苑》,未详其

  • 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李攀龙辞官东归,构白雪楼于华不注、鲍山之间,日以筋咏为事。

    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寻擢陕西按察副使,视其学政。……亡何,其乡人殷中丞(殷学)来督抚,以檄致于鳞,使属文,于鳞不怿曰:‘副使而属视学政,非而属也,且文可檄致耶?’会其地多震动,念太恭人老,家居,遂上疏乞骸骨,拂衣东归。吏部才于鳞而欲留之,度已发,无可

  • 二鼠

    佛教语。白鼠和黑鼠。喻日月或昼夜。王梵志《愚夫痴杌杌》:“二鼠数相侵,四蛇推命疾。”

  • 吴山井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吴山。《寰宇记》卷93:“吴山泉在吴山北,寒泉迸溢,清而且甘,汲之不竭。”宋吴自牧《梦粱录》卷11:“吴山北大井曰吴山井,此井系吴越王时有韶国师始开,为钱塘第一井。山脉融液,泉源所钟,不杂江潮之水。遇大旱不涸。”

  • 阎佐

    明陕西商县人,字文辅。天顺八年进士。授御史。尝与中官勘事,不合,正色力争,中官不敢违。官至浙江副使。

  • 塘汇 (匯) 镇

    1934年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北六里塘汇乡。

  • 兰州都督府

    唐武德八年(625)置,治所在兰州(今甘肃兰州市)。督兰、河、鄯、廓四州,相当今甘肃兰州市及皋兰、永登、临洮等县以西和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以南、贵德县以北、湟源县以东地。显庆元年(656)废。 唐武德八年(625年)置,驻兰州(今甘肃兰州市)。督兰、河、鄯、廓等州,相当今甘肃

  • 器二不匮

    谓器具准备两件,就不愁缺用。《左传.哀公六年》:“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 主谓 器具准备了两件,就不愁没东西用。《左传哀公六年》:“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君二多难。”△多用于准备充足方面。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史记原文: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

  • 山颓木坏

    颓:倒塌。《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盖寝疾七日而没。”泰山倒塌,梁木折断。后以“山颓木坏”比喻重要人物去世。柳亚子《子游先生遗像》诗:“高卧沧江六九翁,山颓木坏感难穷。” 见“木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