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sòng dǒng shào nán yóu hé běi xù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译文注释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诗词大意
燕国和赵国古称很多感慨慷慨悲歌之士。董生考进士,在有关部门多次不得志,怀抱利器,郁闷到这个地方。
我知道他一定有合的。
董生,努力吧!像你这样不走运,如果是仰慕仁义的人,都爱惋惜强。
何况燕赵之士出自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和教化而改变,我怎么知道他现在没有不同于古人所说吗?我把我儿子的行为选择的原因。
董生,努力吧!我因为你有什么感觉了。
为我到望诸君之墓,而观在其市场,还有过去的屠狗的吗?为我道歉说:“第二天你在上,可以出来做官了。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