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南史·宋书·羊玄保传》

《南史·宋书·羊玄保传》


南史·宋书
原文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也。祖楷,尚书都官郎。父绥,中书侍郎。初为宋武帝镇军参军。少帝景平中,累迁司徒右长史。府公王弘甚知重之,谓左长史庾登之、吏部尚书王准之曰:“卿二贤明美朗诣,会悟多通,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顷之,入为黄门侍郎。
    善弈棋,品第三,文帝亦好弈,与赌郡,玄保戏胜,以补宣城太守。先是,刘式之为宣城立吏人亡叛制,一人不禽,符伍里吏送州作部;能禽者赏位二阶。玄保以为非宜,陈之于上曰:“臣伏寻亡叛之由,皆出于穷逼,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今立殊制,于事为苦。又寻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邪,则应与天下为一;若其非邪,亦不宜独行一郡。”由此制停。
    文帝以玄保廉素寡欲,故频授名郡。为政虽无殊绩,而去后常必见思。不营财利,处家俭薄。文帝尝曰:“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每有好官缺,我未尝不先忆羊玄保。”
    元凶弑立,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及孝武入伐,朝士多南奔,劭集群僚,横刀怒曰:“卿等便可去矣!”众并惧莫敢言,玄保容色不异,徐曰:“臣其以死奉朝。”劭为解。
    孝武即位,为金紫光禄大夫,以谨敬见知。大明五年,加散骑常侍、特进。玄保自少至老,谨于祭奠,四时珍新未得祠荐者,口不妄尝。大明八年,卒,时年九十四。谥曰定子。
    子戎,有才气,而轻薄少行检,玄保常嫌其轻脱,云 “此儿必亡我家” 。位通直郎。坐与王僧达谤时政赐死。死后孝武帝引见玄保,玄保谢曰:“臣无日磾①之明,以此上负。”上美其言。戎二弟,文帝并赐名,曰咸,曰粲。谓玄保曰:“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余风。”
(选自《南史》之《宋书·羊玄保传》,有删改)
【注】 ①日磾:金日磾(mì dī),西汉时期著名匈奴族政治家。

译文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祖父羊楷,是晋朝的尚书都官郎。父亲羊绥,是中书侍郎。羊玄保开始担任宋武帝的镇军参军,少帝景平年间,逐步升迁为司徒右长史。卫将军王弘对他十分了解器重,曾对左长史庾登之、吏部尚书王准之说:“你们二位贤士聪明俊朗,很多东西可以会悟通达,然而宽宏美好的声望,自然应当共同推重羊君。”不久,入朝担任黄门侍郎。 
    羊玄保善于下棋,品第居第三。文帝也好下棋,和他用郡官做赌注,结果羊玄保战胜,所以文帝便让他补任了宣城太守。在此以前刘式之为宣城订立了官吏对付叛逃的政策,一个人如果不能抓到,就以公文通知伍、里的官吏扭送州郡的有关部门,能抓到此人的人赏官位二级。羊玄保认为这样做很不恰当,向文帝议论道:“臣探讨叛逃的缘由,都是出于极端的逼迫,没有人会在能够求得生存的情况下乐意起来做叛乱这种事的。现在订立了特殊的政策,对于现实十分苛苦。又考虑这个政策仅只是在一个地区实施,如果它是正确的,则应该与天下统一起来;如果它是不正确的,那就也不应该在一个郡中单独实行。”从此诏令停止那项政策。 
    文帝因为羊玄保廉洁朴素没有贪欲,所以频频地安排他在名郡任职。羊玄保治理政事虽然没有特殊的功绩,但离开以后通常一定被人思念。他不经营钱财利益,治家俭省微薄。文帝曾经说:“一个人做官不仅必须要有才干,也必须要有运气。每次有了好的官位出缺,我不曾不先想起羊玄保。” 
    元凶刘劭弑君自立,让他做吏部尚书,兼任国子祭酒。到了孝武帝入京讨伐,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刘劭把官员们全部召集过来,横握钢刀愤怒地说:“你们都可以走了!”大家都很害怕,没有人敢说话。羊玄保面不改色,慢慢地说道:“臣愿意以死报效朝廷。”刘劭因此缓和下来。 
    孝武帝即位,任命羊玄保为光禄大夫,羊玄保以谨慎恭敬受到重视。大明五年(461年),升任散骑常侍、特进。羊玄保从少年到老年,对祭奠非常谨慎,四季的珍奇新鲜出产,凡是没有经过祭献的,自己决不先尝。大明八年,去世,去世时九十四岁。死后,追加谥号为定子。 
    他的儿子羊戎少年有才气,但却人品轻薄,行为不检点。羊玄保常常嫌他轻狂,说“这孩子一定会毁掉我家”。羊戎官居通直郎,因为与王僧达一道毁谤当朝政治,被赐命自杀。羊戎死后,孝武帝引见羊玄保,羊玄保谢罪说:“臣下没有金日磾的明察,因此辜负了皇上。”皇上很赞美他的话(或“认为他说的话很得体”)。羊戎有两个弟弟,文帝一起赐名叫羊咸、羊粲,对羊玄保说:“希望能让你的两个儿子有正始时代林下雅静的遗风。” 

《南史·宋书·羊玄保传》    

猜你喜欢

  • 曼倩三冬

    《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字曼倩,……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汉武帝即位后下诏求方正贤良之士。东方朔上书自荐,中有“三冬文史足用”之语。后因用为启迪蒙学典事之一例

  • 徐倬

    【生卒】:1624—1713明末清初浙江德清人,字方蘋,号蘋村。明末为倪元璐、刘宗周弟子。清初入谷应泰幕府,为撰《明史纪事本末》。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侍读。三十三年因故被劾归里。以编《全唐诗录》擢礼部侍郎。工诗文。有《蘋村集》。

  • 同卷,《独立》:“篱门一徒倚,今夜天星繁。

    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 虚己受人

    谓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韩诗外传》卷二:“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宋.彭龟年《论群臣进言当酌是非早赐处分疏》:“臣仰惟陛下自即位以来,隆宽待下,虚己受人,听纳之勤,前古无有。” 并列 虚己,虚心。不怀成见,虚心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

  • 东绫锦使

    官名。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东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 【检索东绫锦使 ==>】 古籍全文检索:东绫锦使     全站站内检索:东绫锦使

  • 竻竹城

    即今越南河内市。《资治通鉴》: 唐大中十二年 (858),王式为安南都护。“式有才略,至交趾,树竻木为栅,可支数十年,深堑其外,泄城中水,堑外植竹,寇不能冒”。胡注: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竻竹,刺竹也,芒则森然。……传闻交趾外城亦是此竹,正王式所植者也。”

  • 司马印

    ?—前205 秦末人。随六国贵族后裔起兵反秦,为赵将,定河内,数立战功。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立为殷王,王河内地,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二年降刘邦,以其地为河内郡。 【检索司马印 ==>】 古籍全文检索:司马印     全站站内检索:司马印

  • 齐政

    【介绍】:明淮安府山阳人。建文二年进士。永乐中知嘉兴府,时征民铸钱,使民更番为役,役讫而无妨农政。

  • 邢献之

    【介绍】: 明应天府高淳人。读书能文,精刻工,兼善绘事,能在胡桃上绘十八罗汉及屋宇松竹,即雕镂于上,并加题咏。 【邢献之作品 ==>】 

  • 临洮县

    ①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史记· 蒙恬传》: 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西汉为南部都尉治。晋惠帝分属狄道郡。北魏废。西魏大统中于故治置溢乐县。隋大业初复改临洮县,义宁二年(618) 又改名溢乐县。②北魏置,属顺阳郡。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西魏废。③1928年改狄道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