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伯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县师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方置一人,掌本方事务,下设小县伯下大夫、小县伯上士、小县伯中士以佐其职,领县大夫下大夫等官属。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北周依《周礼》置,为地官府所属,正五命。任此职者,见《周书·儒林·樊深传》:“天和二年(公元567年),迁县伯中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参见“乡伯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县师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方置一人,掌本方事务,下设小县伯下大夫、小县伯上士、小县伯中士以佐其职,领县大夫下大夫等官属。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北周依《周礼》置,为地官府所属,正五命。任此职者,见《周书·儒林·樊深传》:“天和二年(公元567年),迁县伯中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参见“乡伯中大夫”。
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6嘉县:丙龙岩“在县(治今嘉街)北十里。岩高数丈,下有水, 自景东府流入境,下流亦入于卜门河”。
清浙江钱塘人,字长孺,号小树。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官湖北孝感知县。乾隆间举鸿博,因丁忧未试。以八股文闻名,而诗亦清丽。有《小树轩集》。
《明史》孝宗本纪:“五月庚寅(初六),大渐,召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受顾命。辛卯(初七),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六。六月庚申,上尊谥,庙号孝宗,葬泰陵。赞曰: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
借指贵戚。唐韩愈《题广昌馆》诗:“丘坟发掘当官路, 何处南阳有近亲。 ” ●《东观汉记显宗孝明皇帝纪》: “时天下垦田皆不实。治下州郡检覆,百姓嗟怨……世祖(汉光武帝刘秀)怒。时帝(汉明帝刘庄)在幄后,曰: ‘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 对曰: ‘河南帝城,多近
在山西省夏县北部。面积41.6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埝掌,人口3000。因地形得名。1949年属五区,1953年设埝掌乡,1958年属胡张公社。1961年析置埝掌公社,1984年改镇。主产小麦、棉花。有造纸、制鞋等厂。夏闻公路经此。古迹有崔家河、东下冯村古人类遗址。
犹授人以柄。清 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庶数年之后,可以自造自修,不至授柄于人。” 见“授人以柄”。清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庶数年之后,可以自造自修,不至~。”
【生卒】:753~810【介绍】:字文明,行二十四,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颜真卿外孙。明经及第。官终江南西道观察使,政绩卓著。德宗贞元十六年(800),新罗国君死,曾奉使往吊。与僧人灵澈过从甚密,多有酬唱。《新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
清山东历城人,字次公,号漆园,别号维摩居士。贡生。少与张元、高凤翰等结柳庄诗社。兼工书画篆刻,仿高凤翰书画几能乱真。精音律,游吴下,人称顾曲周郎。有《闽游集》、《冰壑诗钞》。
①五代杨吴武义二年(920)置,属扬州。治所即今江苏兴化市。曹学佺《名胜志》:“伪吴武义年中置今县,言将振兴其教化也。”南唐改属泰州。南宋绍兴五年(1135)废入海陵县。十九年(1149)复置,仍属泰州。乾道二年(1166)改属高邮军。元属高邮府。明属扬州府高邮州。清属扬州府。
酿酒方法之一。即采用连续发酵的方法酿酒,汉代已出现。《南都赋》:“酒则九酝。”其法据《齐民要术》载:“用麴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麴。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麴滓便酿。……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 【检索九酝春酒法 ==>】 古籍全文检索:九酝春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