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ēngshào景颇族姓氏,传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有载,未详其他。
字文质,东平(今属山东)人,洪武中进士。燕王军队进至长江北,他以御史巡按江淮,驻守扬州。与镇抚崇刚孤城坚守。时盛庸兵败,人无守志。守将王礼图谋开城投降,彬捕礼及其党羽,下狱。刚出练兵,彬修守城战具,昼夜不懈。有力士能举千斤,常跟随在身边,左右惧怕力士,不敢
源见“石燕”。指石燕飞舞,形容雨下不绝。唐杜甫《雨不绝》诗:“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唐兀人。初为宿卫,曾客居于阗宗王阿鲁忽处。忽必烈派使者与阿鲁忽通好,被拘留,暗伯设法使使者返归,深为世祖器重。从平叛王乃颜,以战功为万户。后在克流速石巴秃擒斩叛王哈鲁、驸马秃绵答儿。官至知枢密院事。病卒。赠宁夏郡公,谥忠遂。元唐兀人。弱冠入宿卫。世祖时从征乃颜,以功为万户。诸王哈鲁等叛,战于克流速石巴秃之地,身中七创,鏖战愈力,刺杀秃绵答儿,生擒哈鲁。累官知枢密院事。
杨维桢《潜溪新集序》:“客有持子宋子《潜溪》诸集来者,曰:‘某帙,宋子三十年山林之文也;某帙,宋子近着馆阁之文也。其气貌声音,随其显晦之地不同者,吾子当有以评之。’余家浙水东,去宋子之居不百里远,知宋子之劬学,入青萝山中,不下书屋若干年,得郑氏所蓄书数万卷
据胡适《章实斋年谱》。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晋故城东二十里(汉里),今偃师市西。东汉置鸿池丞一人主之(《续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三年(109)三月,京师大饥,“诏以鸿池假与贫民”;《桓帝纪》:元嘉三年(153)三月“幸鸿池”;皆即此。《水经谷水注》:谷水自洛阳城东南“东注鸿池陂
同“山鸡舞镜”。唐王维《白鹦鹉赋》:“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
源见“绕朝策”。借指良谋不被当权者采用。柳亚子《恭谒孙先生之灵堂有感》诗:“绕朝不用吾终憾,苌叔难凭碧化量。”
西汉董仲舒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南。李肇 《唐国史补》 卷下: “旧说董仲舒墓门,人过皆下马,故谓之下马陵。后语讹为虾蟆陵。” 白居易诗 《琵琶行》 曰: “家在虾蟆陵下住。” 即“下马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