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宋濂《潜溪新集》刊刻。

宋濂《潜溪新集》刊刻。

杨维桢《潜溪新集序》:“客有持子宋子《潜溪》诸集来者,曰:‘某帙,宋子三十年山林之文也;某帙,宋子近着馆阁之文也。其气貌声音,随其显晦之地不同者,吾子当有以评之。’余家浙水东,去宋子之居不百里远,知宋子之劬学,入青萝山中,不下书屋若干年,得郑氏所蓄书数万卷,书无不尽阅,阅无不尽记,于是学成。著书凡若干万言。其文之师者性也,性之师者道也,道之师者先王先圣也,而未尝以某代家数为吾文之宗、某人格律为吾文之体。其所独得者,三十年之心印。律之前人,石不能压之而钧,钧不能压之而斤者,万万口之定价也。昔之隐诸山林者,烨乎其虎豹烟霞也。今之显诸馆阁者,灿乎其凤凰日星也。果有隐显易地之殊哉?不然,以宋子气枯神寂于山林,以志扬气满于馆阁,是其文与外物迁,何以为宋子?抑余闻婺学在宋有三氏,东莱氏以性学绍道统,说斋氏以经世立治术,龙川氏以皇帝王霸之略志事功。其炳然见于文者,各自造一家,皆出于实践,而取信于后之人而无疑者也。宋子之文,根性道,干诸治术,以超继三氏于百十年后,世不以归于柳、黄、吴、张,而必以宋子为归。嘻!三十年之心印,万万口之定价,于斯见矣。客何以山林、馆阁岐宋子之文而求之哉?客韪吾言,录吾言为子宋子《潜溪新集》序。洪武庚戌二月初吉,会稽老友杨维桢序。”揭汯《潜溪新集序》:“及观其《潜溪新集》,浩乎其博,渊乎其深,蔚乎其色,铿乎其声,如春江之涛,汪洋湠漫而不可涯俟。又如平沙漫漫,铁骑数万,纵横驰逐而不可控馽。又如武库一开,千珍万宝,光彩烂然。又如寻河之源,至于底柱,至于龙门,又至于积石,又至于昆仑,不得不止。读之累日,使余不知神之骇而心之醉也。盖积之也厚,蓄之也久,养之也素,故其发也,左右逢源,舒卷随意,惟见其有余,而不见其不足。然此特所观《新集》者而导,皆应制代言,纪功铭德之作。若景濂平日之所着,则有前、后、续、别四集,已盛行于世,及流传于海外,学者又当兼取而博习之可也。中顺大夫、秘书少监豫章揭汯序。”

猜你喜欢

  • 馀妙绕梁

    同“馀音绕梁”。南朝 梁萧统《七契》:“初音鱼踊,馀妙绕梁,何止田文慨慷,刘靖心伤而已哉!”【词语馀妙绕梁】  成语:馀妙绕梁

  • 五岳(嶽)

    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传说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多往祭祀。《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尔雅释山》对五岳有两种说法:篇首云:“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下文

  • 甘珠尔瓦呼图克图四世

    1854—1913清末民初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多伦诺尔寺活佛。出生于青海藏区,被选为活佛转世灵童。初在色尔呼寺学经,16岁至内蒙古乌拉特旗广觉寺学法,禅修20年。后因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达喇嘛根敦札木苏邀请,前往弘扬佛法,备受重视,获得奉献及布施甚多,在当地主持修建甘珠尔庙,后返多伦诺尔居住。民国初,袁士凯赠以“圆通善慧甘珠尔瓦墨尔根呼图克图”称号,并任命其主持多伦诺尔喇嘛印务处。因与章嘉呼图克

  • 以耳为目

    把耳朵当作眼睛。即把听来的当成亲眼看见的。比喻不亲自调查了解,只听信别人的话。《儿女英雄传》一七回:“据我那小东人说得来,十三妹姑娘怎的个孝义,怎的个英雄;我那老东人以耳为目,便轻信了这话。”亦作“以耳代目”。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纪文达立论,好

  • 万第镇

    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南四十里万第镇。民国《莱阳县志》卷1有万第镇。在山东省莱阳市东部。面积151.2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前万第,人口7000。该村明初形成聚落。因地处玩山沟前低洼处,取村名玩底,后演变为万第。有三村,按方位本村称前万第。1952年为莱阳县五区。1956年改建为万第镇,1959年称万第公社,1984年复置万第镇。2000年赤山镇并入。富水河流经。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

  • 瑞丽县

    旧县名。1952年由瑞丽设治区改置,治勐卯(今云南瑞丽市勐卯镇)。1992年改设瑞丽市。

  •   庄廷鑨私著《明史》案发。

    详见吴江翁广平海村《书湖州庄氏史狱》一文。(见

  • 巴林左旗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赤峰市。面积6459平方千米。人口36万,有蒙古、汉、回、满、藏、鄂伦春、锡伯、苗、彝、土家、赫哲、维吾尔、俄罗斯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14%。辖4镇、3苏木、16乡。旗人民政府驻林东镇。“巴林”蒙古部落名。辽置上京临潢府,治今县城南。金仍置临潢府

  • 北关隘

    在今广东普宁市北洪阳镇北。《方舆纪要》卷103普宁县:北关隘在“县城(今洪阳镇)北。城南有南关隘”。

  • 花街柳市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花街柳市,你恋着蜂蝶采。”亦作“花阶柳市”。明 刘基《诚意伯次子阁门使刘仲璟遇恩录》:“你每小舍人年纪少,莫要花阶柳市去。” 见“柳巷花街”。《金瓶梅词话》74回:“~,你恋着蜂蝶采。”